拂堤杨柳醉春烟,人间芳菲四月天。昨天,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书画展,在青岛出版艺术馆拉开了帷幕。创作者,是一对相守五十余载、志同道合的夫妇。遗憾的是,其中的一位,已在展出前离世。而这场展览,正是妻子替远在天堂的他,完成的夙愿。
办展出书,一直是先生杨立德生前的夙愿。斯人已去,我已至耄耋之年。纵有执念,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终未成展。丙申初春,幸有身边友人、学生及媒体界朋友热诚相助,了我夙愿。
《诗经》有言: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先生1927年生人,祖籍烟台。年少时师从清末名儒杨龙洲先生,专习“古汉语”与“书法”。大学时代又转益多师,精耕传统文化与书法,以毕生所学投身教育。青岛八中、青岛建工学院、青岛大学,可谓遍植桃李。
先生之书法,在我看来厚实精严、雄秀放逸。一如他耿直秉性,坦坦荡荡,有君儒之风。我与先生的结合,概缘于此。
论及年龄,先生长我10岁。年轻时潇洒儒雅,多有窈窕淑女追求。然悠悠数十载,先生独对我关爱有加,呵护备至。二人举案齐眉,相濡相敬。作为女子,今生何求?为远在天堂的丈夫完成夙愿,一场特殊的书画展,承载了爱意和思念。先生泼墨书法,妻子染纸作画。风雨相伴的一生,有着太多的故事要讲述。
先生泼墨书法,妻子染纸作画。夫妇俩相濡以沫,琴瑟和鸣。这一生,二老始终为人低调、生活清贫。从未办过书画展,也从未出版过书画册。一年半前,杨立德因病去世。作为妻子,于业华下定决心在有生之年,帮先生完成夙愿。
先生一生低调,不善浮世,从未将作品示人。受先生影响,我虽学医为业,却也勤习传统绘画,尤喜小写意花卉,以鸟虫为基,画猫为主攻,竟也颇有心得。时至今日,先生存留的墨香仿佛时光依旧,让我安然神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曾几何时我方画罢,先生挥毫题字,琴瑟和鸣,书画相伴,点点滴滴,一如昨日。此次小展加之书画册,由我夫妇二人的作品共同组成。虽不能说是对先生和我一生的总结,然我已视为予二人毕生结晶之延续。此生,此情,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