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青岛救助站传来一个好消息:一位在外流浪多年的受助人员,通过DNA比对的方式,找到亲人了!
昨天下午,青岛救助管理站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驱车三百多公里,历经近四个小时,从泰安新泰市天宝镇大西峪村匆忙赶来。而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接失散三年的大舅哥刘忠凯返乡。
2014年冬天,救助人员在城阳街头,发现了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刘忠凯。由于智力问题,他始终说不清自己叫啥名谁,来自哪里,有没有亲人。无奈之下,救助人员把他送往托养机构,这一待就是一年多。而他远在新泰的家人,从未放弃过对他的寻找
。泰安、兖州、济宁、曲阜......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妹夫说,大舅哥走失的这三年多,全家人几乎用尽了所有方式,寻找他的下落。一星期前,他们终于盼来了好消息!
今年1月起,青岛市救助管理站会同市公安局有关部门,对城阳棘洪滩、莱西两处托养机构的滞留人员进行了集中采集血样。共采集男性血样197分,女性血样73份。采集到的200余个DNA数据已经全部入库,根据初步比对,基本确定了3名失踪人口。其中,就包括刘忠凯!
亲情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久别重逢,刘忠凯与妹夫紧紧相拥。
原来,36岁的刘忠凯早已成家,与智障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如今,闺女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4岁的儿子则在一家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离家三年多,他的两个孩子由妹妹和妹夫负责照料。
电话那头,听到母亲熟悉的声音,刘忠凯幸福地笑了。此时此刻,归心似箭。三年多流离失所的生活,总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截至目前,全市滞留在站托养的20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的血样采集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市公安部门对血样进行DNA检测分析后,将数据录入全国失踪人口打拐DNA信息库进行比对。一旦比对成功,救助站将立即联系其亲属。目前,全市仍有200余名滞留流浪人员盼望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