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青岛高新区抢抓“工业4.0”和国家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机遇,围绕高端智能制造,着力集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机器人研发及产业项目,推动岛城相关产业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
这段时间,青岛通产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加紧对研发的第一代商业服务机器人进行升级改造。这款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餐厅、商场、宾馆等场所,提供产品介绍、导游、导购、解答等服务。
青岛通产智能机器人公司在高新区建起了1万多平方米的机器人研发中心,并与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建筑科研院达成技术合作意向,专注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制造。
像通产机器人这样的本土企业目前在高新区有近50家,其中宝佳自动化、软控科捷、华东机械等企业研发生产的码垛、危险作业等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青岛高新区大力引进国际机器人知名企业。刚刚建成的青岛国际机器人中心,将集聚德国KUKA、瑞典ABB、日本安川、沈阳新松等世界顶级机器人公司。
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高新区先后建设了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专业孵化器、青岛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以机器人本体制造为核心,着力打造包括集成机器人、原材料与基础件、工业软件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青岛高新区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聚集机器人企业60多家,预计到2020年,全市机器人研发制造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190亿元,成为国内机器人本体、集成应用、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的重要研发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