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关注《历史的记忆·劳工档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从1945年11月开始,被强掳到日本的中国劳工陆续返回国内,在日本大夕张矿业所的青岛劳工闫明也回到家乡。已于2008年去世的闫明原籍山东省胶县大沟,就是现在的胶州市洋河镇相沟村,妻子夏秀兰对闫明回国时的情形至今难以忘怀。
今年85岁的夏秀兰与闫明同村,两人从小就定下了娃娃亲。1944年秋,闫明进城打工时突然失踪,直到1945年末才回到村里,让夏秀兰没想到的是,回家后的闫明完全变了样。
当年,相沟村共有3个人被抓去日本做劳工,最终回来了2个人,身体状况都很差。1947年,夏秀兰和闫明正式成亲,两个人一直在村里务农为生,在那个挣工分的年代,身体虚弱的闫明只能在生产队干些放牛一类的简单活。
干不了体力活的闫明与妻子拉扯着四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直到孩子们成年了,生活才稍有好转。三儿子闫炳波说,内向的父亲每当提起在日本那段噩梦般的经历,情绪总是很激动。
回国后的几十年里,闫明从没有想过要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讨个说法,直到2002年,青岛的13名赴日劳工联名提起诉讼,向日本索赔讨回公道。
随后的几年里,律师不断传来消息,诉讼也有胜有负,却始终没有一个最终结果。2008年,85岁的闫明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今年7月23号,日本共同社发布消息,三菱公司愿意作出道歉,向3765名受害者每人支付10万元人民币的谢罪金,并支付纪念碑建设费用625万多元,以及用于调查失踪者的费用1250多万元。8月3号,二战中国三菱受害劳工团体在北京发表声明,接受三菱公司提出的和解协议。声明称,对三菱公司的谢罪书、拟支付的和解金额是不满意的,但考虑到幸存者均年事已高,希望在有生之年解决此问题,在征询大多数受害者及家属意见后,最终接受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