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冷与热  15-08-07     视频长度: 0:13:57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新栏目 > 《今日深度》 正文
  
滚动

暑假已经过半,每年到了夏天,放假的孩子们基本有这么几项主要安排,出去旅游、上各种辅导班或者就在家里写作业、看电视、打电脑。其实,暑期里还有一个很好的去处,可以让孩子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了解社会发展,那就是各种主题类型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文化场所。目前,青岛市共有48家各种各样的博物馆,暑假期间,它们的接待情况如何呢?来看记者的调查采访。

8月2号是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大学路的青岛市美术馆。这里正在展出的是东亚文化之都水彩画作品交流展。很多作品都是中日韩水彩画方面的一流之作,而且是免费开放,但展厅里只有不到十名参观者。其中一名中年男子正在一幅画作前,给两个孩子讲述着他对作品的理解。刘先生带的两个孩子,一个是他的女儿,一个是外甥,两人都刚上一年级。不过刘先生也对一些文化艺术场馆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的问题,说了自己的看法。

离开美术馆记者又来到附近的骆驼祥子博物馆,这里也是免费开放,游客要多一些。在博物馆里,陈女士正抱着不到一岁大的儿子在参观,她说等会7岁的大女儿从托管班下课之后,也会到这里来看看。为了不让孩子整个假期都在玩耍,陈女士给女儿找了个托管班,两个月的费用是4000元。她说如果这些文化场馆,能有更多的活动,她更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离开大学路,记者又来到位于金湖路的青岛市消防博物馆,这里是全国首家消防主题的博物馆,也是免费开放,但偌大的展厅里,没有一名参观者。

刚才记者带大家看了三个免费开放的艺术馆、博物馆,整体的人气都不是很旺。在青岛还有许多作为景点开放的收费博物馆,旅游旺季,那里又是什么情况呢?

周日上午,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大部分都是由大巴车拉过来的外地旅游团,游客量每天都在千人以上,每张门票的价格为20元。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每天的参观量也在千人左右,同样也是外地旅游团居多,票价则是25元。

青岛邮电博物馆,紧邻栈桥景区,一楼免费区人头攒动,二楼以上收费20元,买票的人也不少。工作人员说,大部分人都把他们这里理解为是一个景点,但他们的本质还是一个博物馆。

看来,旅游季节,青岛大部分文化场馆的主力军都是外地游客,让游客多了解我们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一件好事。那么对于长期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青岛人,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历史,又了解多少?又有多少人经常去各类博物馆呢?

我们本期节目的编导曾经去过英国,给他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当地人对于博物馆的重视。不仅本地市民会经常参与博物馆的活动,外地和国外游客到了那里,第一站也都会去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对于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有什么意义呢?在互联网时代,怎样做才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呢?下面我们再到在位于崂山区梅岭路的青岛市博物馆看一看。

上周五,记者来到青岛市博物馆时,正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参观,人群当中,还有部分学校组织的学生团队。

青岛市博物馆建于1965年,是青岛市最大的城市博物馆,共有13个展厅,内容涉及青岛历史、古代工艺品、历代货币、木板年画、书画瓷器等。2008年,博物馆开始免费开放,当时客流量一度井喷,之后逐渐恢复平稳。现在,博物馆每天的参观人数维持在1200人左右,其中,旅行团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岛城市民和自发前来参观的外地游客。

应蝶是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这次来青岛旅游,第一站她就选择了青岛市博物馆。参观期间,微信在线讲解和制作年画的互动体验,让她感觉很值得学习。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除了这个固定体验区,博物馆还推出了很多与观众互动交流的内容。

博物馆内复制的青岛里院、中山路,以及各种声光电设备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很直观的感受。除了搞好展览,博物馆还会走出去,或者利用微信,把近期展览的图片在网络上发布等,通过这些方式,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服务。

博物馆要想吸引更多人,更好的服务大众,发挥它的公益性,教育性,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公众文化素质,就需要不断调整思路,丰富推广方式。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无疑是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啤博物馆开办十几年来,已经成了青岛的一张名片。那么,青岛啤酒博物馆有哪些值得其他博物馆学习借鉴的地方呢?

上午九点,参观青岛啤酒博物馆的游客已经排起了长队,60元的门票按理说不低,但每天,这里的客流都能达到3000人以上。青岛啤酒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断以实物和高科技手段,让游客参与其中,而且会不断地创新展览内容。

除此以外,青岛啤酒博物馆还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推介自己,吸引游客。除了青岛啤酒博物馆,海军博物馆也开始进行改建,改建后的新馆将系统地展示海军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等五大兵种各个历史时期的主战装备,还将通过先进的科技,让观众立体化感受海军的魅力。

博物馆要想被更多的人接受,就要先走出原来那种固步自封的状态,利用各种先进的方式、手段“武装”和推介自己。其实只要认清自身的优势,每个博物馆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在骆驼祥子博物馆,记者见到两个担任讲解员的学生志愿者。

正在给游客义务讲解的学生叫高天佑,是青岛24中的初三学生,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二年暑假,来到骆驼祥子博物馆当义务讲解员了。每年暑假,学校都会安排五六十名同学,到不同的博物馆里做志愿者。这两年,骆驼祥子博物馆与周围的二十多所中小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一起组织各种活动。

骆驼祥子博物馆的前身,就是老舍故居,在青岛的老城区,还有众多这样的名人故居,它们和博物馆一样,都是青岛这座城市的精神载体,里面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浓缩的是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抽出一点时间,带着孩子和家人,走进这些博物馆,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去倾听、感受、触摸这座城市的文化脉搏,和历史进行一场心灵上的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