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里的孩子们 假期生活各有不同  15-08-05     视频长度: 0:13:51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新栏目 > 《今日深度》 正文
  
滚动

假期到了,最开心、最快乐的莫过于孩子。漫长的暑假,孩子们都是怎么过的呢?是参加辅导班、上艺术课?还是出去旅游,参加特色夏令营,或者干脆宅在家里呢?今天,我们就走近暑期里的孩子,看看他们的假期是怎么过的。

走出流亭机场的这些孩子,分别来自市北区的五所小学,其中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11岁。他们刚刚结束在石家庄的“研学夏令营”活动,回到青岛。这次夏令营采取的是六城市“两两互动”的形式,石家庄的小朋友来青岛参加“创客嘉年华”活动,青岛的孩子们则前往石家庄感受红色文化。五天的时间里,孩子们先后游览了西柏坡、赵州桥、周家庄人民公社、君乐宝快乐牧场等多个景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收获了很多。

11岁的王蔓卿来自市北区北山二路小学,开学就要上五年级了,她也是这次夏令营的一名小营员。参加完活动回到家,小家伙就迫不及待地跟家人分享起了她这次“研学旅行”的经历。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夏令营活动中,每到一处,小蔓卿都会仔细游览,用心感受。蔓卿的妈妈告诉记者,每年暑假,女儿都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活动,几年下来,孩子明显懂事了很多,这也是最让她欣慰的地方。

除了参加夏令营,有些孩子也会跟父母出去旅游,有的则参加各种辅导班、特长班,然而还有一个群体,他们远离父母,只有假期才有可能和父母呆在一起。那么,他们的假期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每到寒暑假,很多城市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小客人,他们从乡村来到城市,和在这里打工的父母短暂相聚,感受久违的亲情。快开学的时候,他们又像鸟儿一样离开城市离开父母,他们也被称为“小候鸟”。那么,这些“小候鸟”的假期生活,又是什么样的?他们梦想中的假期,又是怎样的呢?

10岁的小蔡威,开学就要上五年级了,别看年龄不大,可她已经是这个托管班里的“老人”了。蔡威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没时间一直陪着她,考虑到孩子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差,所以暑假里他们就把孩子送到了托管班。

小蔡威的老家在菏泽单县黄冈镇,父亲17年前来到青岛,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干小工。2005年,蔡威出生了。由于父母工作忙碌无暇照顾她,她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2007年,蔡光在大沙路开了家小型汽车修理厂,虽然自己做了老板,可日子依然不宽裕。10年来,在蔡威的记忆里,寒暑假是她和父母短暂相聚的日子。

暑假里,蔡威主要就是上托管班、玩电脑,这是在老家没有的,除此之外,她很少出门。小蔡威说,在她们老家,像她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平时他们最想念的就是远方的爸爸妈妈。

孩子常年扔给老人,蔡光和妻子的心里有着深深的愧疚。他俩商量着,再打拼两年就把孩子接过来。

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只能把年幼的孩子留在老家,所以每年暑假,像蔡威这样,赶来和父母短暂相聚的孩子还有很多,对他们来说,能一直待在父母身边,就是最幸福的事儿。

这个坐在马扎上卖玩具的小家伙叫赵佳豪,今年11岁,别看他年龄不大,做起生意来却有模有样。小佳豪的摊位略显简陋,上面摆放着水枪、拉环、跳跳鼠等玩具,这些都是妈妈领着他去进的货。

每天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小佳豪都会在妈妈的陪伴下到市场摆摊,风雨无阻。按照现在的情形,他估计一个暑假下来,大概能赚200来块钱。小佳豪的老家在泰安祝阳镇南高北村,2004年他出生的时候,父母都在宁波打工,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吃苦,夫妻俩不得不把他送回泰安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

九年前,杜荣梅跟着丈夫来到城阳打工,并把孩子接到了身边。如今,儿子已经上五年级了,小女儿也已经两岁。活泼懂事的小佳豪,每天除了写作业、卖玩具外,还会主动帮妈妈干家务活。

妹妹出生后,小佳豪变得更懂事儿了,但跟同龄的孩子一样,他对每年的假期也都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几天下来,记者感觉,无论是城市里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孩子,他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假期。像蔡威、赵佳豪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假期虽然算不上丰富多彩,但有父母的陪伴,已经足够。可由于生活的压力,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大多很独立、懂事,但内心却相对封闭,自信心差,甚至害羞、胆怯,不敢与人交流。像这样的孩子,家长就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

有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最好能把孩子带在身边,除了父母的关爱,整座城市也要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娱乐的场所,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最终融入这座城市。

对孩子们来说,假期应该是快乐的,五彩斑斓的。父母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而不要以爱的名义来绑架孩子。对于那些“留守孩子”,我们每个人更应该张开双臂接纳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愉快地度过寒、暑假。最后,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快乐地享受属于他们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