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带着包装用沸水加热会导致铝超标?这是真的吗?早晨喝一杯牛奶是很多人的习惯,而饮用方便的袋装奶,已经成了城市居民的日常饮品。不少人有喝之前将牛奶加热的习惯,那么,大伙,都是怎么加热牛奶的呢?
调查员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八位市民,其中的五位,会将牛奶连袋一起加热。而在采访中,调查员还发现,一些商家也会这样加热牛奶,他们这么做,到底会不会造成铝析出呢?
大家说什么的都有,那么,将牛奶连袋一起加热到底会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呢?调查员在网上进行了一番搜索,结果发现了这样一篇报道:将枕型牛奶连包装放入沸水里煮会造成铝中毒,是因为枕形牛奶包装袋的内侧,有一层铝箔,只有一层很薄的聚乙烯膜将它和牛奶隔开,在煮的过程中,聚乙烯膜在高温下会破损,导致铝析出,最终引起慢性铝中毒。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真是假?
枕型牛奶的包装是否像传言中说的那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牛奶包装的构造。从专家的解释来看,传言中的说法似乎有一定道理。那么,这样的包装在实际煮的过程中,是否会像网上说的那样,析出铝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实验。
模拟带包装煮牛奶的情形,首先准备好四袋牛奶。一号牛奶不加热,2号牛奶等水开后带包装煮两分钟,模拟正常煮牛奶的情况。三号牛奶,水开后带包装煮10分钟,模拟煮牛奶时忘记关火时的情形,四号,我们模拟包装破损的情况下煮牛奶。先将牛奶倒入玻璃容器中,再将包装中的铝膜抽出,将铝膜直接放进牛奶里隔水加热,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将冷却后的牛奶灌入干净的矿泉水瓶中,然后把它们送进实验室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1号未加热的样品中,铝的含量小于0.1毫克每千克的检出线,未检出铝。2号加热两分钟的样品也未检出铝,难道是我们的加热时间不够长?检测结果显示,三号加热了十分钟的样品,同样未检出铝!这又是为什么呢?
同时,专家还告诉我们,牛奶包装里面聚乙烯膜的熔点,正常情况下,都在120摄氏度以上,也就是说,不管煮两分钟还是十分钟,只要我们的水没有煮干,水沸腾的温度,并不能达到薄膜的熔点。牛奶也不会接触到铝箔。因此,2号三号样品也就不会检出铝的存在。
那么,我们直接将牛奶和铝箔放在一起煮的四号样品,它会不会检出铝呢?结果显示,四号样品同样未检出铝。
也就是说,在包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带包装煮牛奶并不会造成铝超标,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带着包装煮牛奶,完全没有问题呢?
除此之外,过度加热牛奶从营养角度方面来讲,同样存在影响。
那么,牛奶正确的加热方式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在热牛奶的时候,可以将牛奶先倒进一个干净的玻璃杯,再准备一个大碗,里边放上一些热水,将盛满牛奶的玻璃杯,放入热水里面。这样加热到40度左右,这个温度下的牛奶营养不容易流失口感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