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则有关雾霾的纪录片,爆红于网络。可以说再一次敲响了污染的警钟。今天的AT行动,我们也来说点跟污染有关的事,不过不是大气,而是水源。在平度市南村镇崖头村,村民很多年前就吃上了自来水。可是,从春节前开始,大伙发现,原本清爽可口的自来水,突然变了味。记者立刻展开调查。
平度市南村镇崖头村有村民2500多人。多年前,村里自费在大沽河岸边打了一口井,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可这段时间,原本甘甜的自来水,突然变咸了。
大家怀疑水质受到了污染。全村2000多人吃水可不是小事,村里马上安排人沿着村里自来水井周边查找原因。
经过一番查找,终于发现了污染源。从仁兆镇过来的污水管道,在经过崖头村后的落药河时,污水直接排放到了河里。
记者现场看到,污水管道里的污水流经到了落药河这一段,全部流入河内,而落药河直通大沽河。显然,靠大沽河吃水的崖头村,必然受到影响,为解燃眉之急,村里临时在河道里筑起一道土坝,拦截流经落药河的污水。
污水暂时拦住了,可是被污染的井水一时半会还不能喝。无奈,村民只好跑到大沽河对岸即墨河段取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王师傅今年63岁,老两口和儿子儿媳同住,孩子平时忙,一家六口的饮水问题,全部落在王师傅身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南村镇崖头村在几年前也上了一套净化水设备,可大伙觉得,净化水的口感不如大沽河的水甜,加上每桶净化水要收费7毛钱,大多数村民感觉,一个月下来几十元的水费是种经济负担,他们宁选到一公里之外的大沽河即墨河段取水。
河水污染,受影响的不仅是村民的饮水问题,眼下正是小麦返青的灌溉时机,可每天看着落药河里的水,村民们都是一声叹息。
整整一个冬季,崖头村的村民们,没有过过一天正常吃水的日子,但是大伙说,当地有几家泡菜生产企业,倒是热火朝天,丝毫没有受到水源问题的影响。那么,水源污染和这些企业有没有关系?当地环保部门对此又是什么态度呢?我们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现在看来,村民的吃水问题是有了解决的办法。但是应对污染,并不能止步于换一条自来水管线。如果我们把水源比喻成崖头村的血脉,那污水就是血液里的毒素,如果说土地是仁兆镇的皮肤,那么排污企业就是皮肤上的毒瘤,如何排除毒素、挖去毒瘤,仍然有许多工作未完待续。我们期待当地有关部门可以拿出一个彻底、有效的治理手段。
整整一个冬季,崖头村的村民们,没有过过一天正常吃水的日子,但是大伙说,当地有几家泡菜生产企业,倒是热火朝天,丝毫没有受到水源问题的影响。那么,水源污染和这些企业有没有关系?当地环保部门对此又是什么态度呢?我们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污染发生之后,当地有关部门拨专款为村民打井解决饮水问题,可一连打了两口一百多米深的水井,都没有见到谁,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堵住污染的源头。那么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呢?
平度市环保局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经过排查,他们确认污染源是仁兆镇两家未经环保验收的泡菜企业排放污水所致,目前,两家企业已经被责令停止生产。记者了解到,平度市仁兆镇有七八家泡菜生产企业,泡菜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食盐进行腌制,正是这些含盐量极高的污水随意排放,导致了南村镇崖头村自来水污染。那么,目前,这些泡菜生产企业排污规范了吗?记者跟随环保执法人员到企业现场检查。
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检查了两家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发现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正常。随后,执法人员来到一家“仁龙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却被拒之门外。
企业的负责人声称在外地,一会联系工作人员开门。可是,挂了电话时间不长,院子里的工人很快不见了踪影。执法人员又联系了仁兆镇政府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再次拨打负责人手机时,已经处于关机状态。
记者和执法人员在这家“仁龙食品有限公司”门口等了几个小时,始终不见有人出面开门接受检查。
记者了解到,
这家“仁龙食品有限公司”因为没有环保验收,仅2014年就被平度市环保局下达了三次处罚决定。共处罚金五万元,而另一家被责令停产的污染企业,目前没有发现有生产迹象。
这边对排污企业进行处罚,那边崖头村百姓的吃水也不能耽搁,目前,村里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解决方案。
现在看来,村民的吃水问题是有了解决的办法。但是应对污染,并不能止步于换一条自来水管线。如果我们把水源比喻成崖头村的血脉,那污水就是血液里的毒素,如果说土地是仁兆镇的皮肤,那么排污企业就是皮肤上的毒瘤,如何排除毒素、挖去毒瘤,仍然有许多工作未完待续。我们期待当地有关部门可以拿出一个彻底、有效的治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