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孔虫是一类古老的原生动物,大多数的个体只有1毫米大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但是在郑守仪院士的眼中,有孔虫的世界格外美丽。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海的故事”科普活动中,中科院院士郑守仪带来了亲手制作的有孔虫模型,将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呈现给大家。
在这次科普活动的启动仪式上,郑守仪院士进行了“大海里的小巨人-有孔虫”的海洋科普报告,讲解了有孔虫的分布、种类,美学价值和应用等方面,让现场的学生和来宾们,对有孔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有孔虫模型,是郑院士亲手用石膏雕刻出来后,再交给专业工厂来加工制作。模型有的像贝壳,有的像玉石,姿态万千,展现了微观世界的美丽。
有孔虫的种类繁多,存在至今已经有5亿多年,是最好的海深指示生物,它不仅能为寻找矿藏和石油提供重要依据,在旅游产品、灯饰、现代建筑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本次巡展活动中,郑院士还成为了青岛三十九中的第一位院士“特聘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