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路基督教堂,是岛城的地标性景点之一。但凡去过那里的人,想必都对那座百年塔钟印象深刻。值得一提的是,塔钟运转100多年来,至今报时都精准无误。在百年塔钟的传奇故事中,少不了一位名叫“邢正河”的人物,他正是这座老钟表的“守钟人”。
位于江苏路15号小山丘上的这座古堡式德国建筑,是青岛基督教堂,每个整点,钟楼上的巨型钟表都会准时响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分秒不差,路过这里的游客,听到钟声时,会不由自主地抬头望一眼。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座塔钟的背后,还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守钟人。
手持手电筒,从钟楼地下室爬到钟楼楼顶。这条路线,是邢正河老人每天工作的必经之路。64岁的他,腿脚比年轻人都麻溜儿。今年,是邢正河守护这座百年塔钟的第九个年头。
大小不一的齿轮,在有序的运转中。甭管多累,只要一进钟楼,听见机芯咔嚓咔嚓的走时声,邢正河的心里就格外踏实。
每天,这里都会有大量的外地游客观光浏览,探寻塔钟“背后的故事”。而对于这位守钟的老人,他们自然也就多了几分好奇与敬重。古老的钟表究竟是如何运转的?上了年岁的“它”又是如何做到分秒不差的呢?
每月上一次油,每周上一回弦,时针走快走慢都得按时调节,还要定期检修齿轮和轴承。九年间,在邢正河的精心呵护下,这座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塔钟时刻都保持着最佳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地标性建筑,它的精准无误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严谨形象。
“细心执着一丝不苟”,是同事们对邢师傅的一致评价。面对各种溢美之词,邢正河只是一笑而过。又一次钟声敲响,时针指向12点整。这份特殊的工作,让邢正河格外珍爱时间。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时间无法倒流。珍惜每分每秒,做有意义的事情,晚年生活也因此充实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