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包先生是一位细心的好丈夫,前两天,他花了大价钱,在正规商场里买了几样化妆品,准备送给太太一个惊喜。没成想,惊喜,变成了惊恐。太太拆开这个礼物以后,把他给骂了一顿。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这条广告,让大伙熟知了丸美这个化妆品品牌,开发区的包先生为了就花了大价钱,在开发区麦凯乐,买了两样丸美护肤品送给老婆。
起初包先生还不相信,可拿起化妆品定睛一看,嗬,一瓶过期仨月,一瓶已过期将近半年,九百多块钱买来过期货,包先生的火蹭就上来了。
经过几天的协商,店家最终同意以化妆品三倍价格赔偿给包先生,并约包先生来商场协商。大商场为何会卖过期货?所谓的例行检查真的形同虚设吗?今天,记者陪着包先生赶了过去。
一进门,一位麦凯乐的工作人员就带领记者和包先生来到了丸美专柜,办理退款和相应的赔偿。
专柜导购员的回答让记者吃了一惊,原来这过期产品摆上柜台,不是个别人员的工作失误,而是厂家故意为之。记者看到,虽然现在柜台上已经没有了过期产品,可有些护肤品已经接近使用期限。
这位自称丸美厂家的导购员说,得到了厂家的默许,专柜为什么要这样砸自己的招牌呢?趁着商场退款的空当,记者问了问旁边专柜的售货员。
商场管理不能层层把关,品牌则趁着撤柜前浑水摸鱼。大价钱买来过期货的事似乎找到了端倪。可另一边正在退款的包先生却有了新发现,自己被忽悠的,不止买了过期产品这一点。
包先生买的产品,总共交了904元,可实际上返还的积分折合成现金,可退还一百多,而这笔钱,居然被导购员昧下了。看来,这家专柜的秘密还真不少。最终,在签署了赔偿协议后,包先生终于拿到了全部退款和赔偿。随后,记者也就相关问题,咨询了丸美品牌总部。
我觉得面对过期商品,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怎么赔偿,怎么退钱这些问题上,应该认真来反省一下,管理的漏洞和经营的理念,当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高,当社会的诚信意识越来越强烈,商家们做好应对的准备了吗?到底是厂家的失误,还是代理商的问题,这事真的好好查查。打造一个品牌很容易,但维护一个品牌的形象并不容易,稍有疏忽,弹弹弹,弹走的可不是消费者的皱纹,而是消费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