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行动一开始,咱们一起进入周末特别策划马后炮。最近几天,我们持续关注着马路停车场的乱象。在市区不少街道两侧都出现了,私设停车位、侵占人行道、违规收取停车费的现象。这些黑停车场占着国家的资源,肥着自己的腰包,却总是游走在监管的边缘,而且往往能在车主面前鱼目混珠,难以分辨真假。我想,我们在批判、曝光这种现象之余,也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黑停车场可以长期生存下来,滋生这些乱象的土壤在哪里?我们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一连四天,生活在线连续报道了停车收费乱象,其中有一个现象令人非常疑惑:在一些马路上,既没有收费停车标志牌,收费人员也没有证件,但在车主们停下车之后,却总能拿出一沓像模像样的“停车发票”,按照规定,只有在物价部门备案的正规停车场,才能出具发票,这些“非正规停车场”的发票,到底从何而来呢?
在这个路边摊位上,各种定额发票应有尽有,如果需要,摊主也可以提供停车发票,当问及这些停车票的来源时,这位摊主坦言,是一些车主平时停车时攒下来的,他再转手卖给有需求的人,不过数量并不多。记者随后又上网搜索了一下“停车票交易”,好家伙,市场不小。
这位卖家倒是挺有底气,保证出售的发票可以正常做账报销,而且一次性就可以搞到几千元的停车票,而这些发票的来源也显得十分神秘,似乎和某些物业公司有直接的联系。记者随后又登陆了淘宝网,这里面竟然也出现了停车票据交易。看来,在虚拟的网络上,已经形成了一条“停车票”的交易链条。普通车主拿到这些票据,很难分辨出真假,也容易误把非法停车场当做正规停车场,但一位常年经营正规停车场的业内人士,道出了其中的猫腻!
按照这位正规停车场工作人员的说法,物业公司虽然有权利出具发票,但仅仅是针对自己管理范围之内的停车场所,不适用于公共道路旁的停车场,可是,大部分车主往往并不知道这一点。如此一来,市面上流通的停车发票,就为黑停车场的开张提供了便利。不仅如此,贩卖发票本身也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出售100张普通税务发票,或者票面金额累计达到40万元,就构成非法出售发票罪。最高会面临七年有期徒刑以及50万元的罚款。
自从《生活在线》连续报道停车收费的乱象以来,每天都有很多观众打热线举报。今天又有一位观众反映,小区楼下的人行道,全都成了收费停车场。
根据爆料,记者来到了位于泰州路和镇江路的这处十字路口,从南往北,人行道上果然停满了私家车,在一个上了锁的小亭子里,倒是挂出了收费价目表,不过记者并没有找到泊车员。
记者了解到,在这停车的都是附近的住户,由于镇江路附近的住宅楼建成年代都比较久远,当初规划时,小区里根本没有车位,车主们只能盯着路边,至于是谁把人行道也开发成了收费停车场,住户们并没有刻意追究。类似的这种没有配备停车位的小区在老城区里还有不少,面对大量私家车“无家可归”,个别有人之人就做起了圈地收钱的买卖!而许多商业区的正规停车位也很难满足需求,中午又来到了台东商圈,没想到商场配套的车位早就满员了。
正规停车场不够用,私家车只好硬着头皮把车停在附近的各条狭窄小路上,只要前脚把车停下,后脚一准有人上来收取停车费。据了解,目前青岛市正规登记的公共停车位,仅有8000多个,配建停车位有41.8万个。但青岛市的私家车保有量已经超过百万,这意味有一半的车无处可停!在这一无法回避的现状面前,圈地停车自然就成了“金贵”的买卖!只不过,这笔钱最终是交到了税务部门手里,还是流进了个人的腰包,记者无法考证。
刚才说的这两个条件,算是滋生黑停车场的客观原因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主观原因,就是监管的乏力。通过一周的报道,我们算是见识到了,看似一个小小的车位,涉及到的部门却不少,物价、公安、城管都有责任,不过呢,看似谁都能管、谁都在管,可是谁都表现出了很难管,不好管。尤其是很多车主面对无处停车的无奈,也会不得已向非法停车场低头。这种种原因,都导致了非法停车场,渐渐变成了一个灰色的产业。但我觉得大家在认识层面上不能有灰色,首先有一点就必须要明确,那就是,占用路边资源停车,实际上是占用了公共资源,付出的停车费应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给整个城市的建设提供源源的活水,所以,如果有人占用了公共资源,而又把停车费占为己有,这难道不是一种类似于盗窃的行为吗?偷走的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资源和社会的公平。所以,我想呼吁一点,面对非法停车场不应该有犹豫,必须彻底打掉。如果监管部门这个时候还选择沉默,那无奈车主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