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胶质瘤15岁少年能否等来奇迹?  14-02-10     视频长度: 0:12:16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很多观众应该都熟悉,这是阎维文唱的《母亲》的歌词,以前我妈妈,每回听这首歌都会热泪盈眶,现在我当了妈妈,也体会了这首歌的涵义。母亲,一个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的人。大年初六,一位叫王凤斌的母亲,走进我们的视线,当时她正守候在医院里等待儿子的手术。今天过去了,王凤斌还好吗?他的儿子怎样了?

从手术室出来的那天起,李玉隆就一直昏昏沉沉,意识也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可今天,他却一字一句清楚地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活着,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活着,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宽慰。

一旦被确诊为胶质瘤,几乎就相当于被判了死刑,从医学的角度上说,所有的治疗只能减轻痛苦,推迟生命的期限,但也仅此而已。

正月初六那天,生活在线接到热心市民打来的电话,说在青医附院脑科中心,有人正在为一个母亲自发捐款,这个母亲不是别人,正是王凤斌,可当天,记者前来采访时,面对镜头,她却显得很犹豫,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家过得不好,不愿意张嘴求人,这就是王凤斌的性格,去她住的红岛路那条街上问问,很多人知道她在街边卖过包子,在别人家里干过保姆,可很少有人听说,王凤斌的儿子得了脑瘤,而在此之前,她还照顾了肝癌晚期的丈夫,整整六年的光阴。

坚持了六年,丈夫还是去了,留给王凤斌的,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家和年仅15岁的儿子,因为缺少父爱,王凤斌对儿子格外宠爱,好不容易抚养成人,儿子后来参军入伍,长得俊朗帅气,本以为好日子总算要来了,可就在儿子25岁那年,也就是2007年,就在儿子即将举办婚礼的前一个月,厄运再次降临。

中年丧夫,已经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痛楚,如今王凤斌年过六旬,又将失去自己的儿子。命运有时,就是这样残酷的令人不可理解,可是,再苦再难,作为一个母亲,在儿子面前,她还是要学会隐藏所有的悲伤。

李玉隆至今不完全清楚自己的病情,他还想着手术以后能好起来,能做一点事情帮母亲减轻负担,这些年,他知道,为了给自己治病,母亲卖掉了一套房子,而那套房子,原本是母亲打算用来养老的依靠。

又是一个六年,儿子的病情时好时坏,王凤斌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这些年,李玉隆挨过两次大的脑部手术,曾经的妻子也离他而去,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他,能等来奇迹吗?

诸多的不幸降临到王凤斌的身上,可是我们却从她身上看到了坚强。女人虽弱,为母则强。这几年,她都做了什么,她都经历了什么,生活的苦,没有打败她,只要儿子能够活下去。

自从2007年儿子得病之后,王凤斌又重新捡起从前照顾丈夫的那套办法,每一天,每一刻,都周到仔细,小心翼翼。在她的精心照顾下,李玉隆奇迹般地在第一次手术后,坚持了六年没有复发,直到去年年初。而这次发病,头疼、抽风是最常见的症状。

当初,儿媳妇帮着照顾了三年,最终,还是离开了,王凤斌没有怨言,她知道,儿子的这个病,不可能拖累人家太久。

王凤斌知道,这个世上,儿子惟一能依靠的,能信赖的,只有自己。这些年,她除了悉心照顾,还四处寻医问药,买各种名贵的中药材,为了筹钱,她什么都豁得出去。

儿子的这番话,最近总是翻来覆去地在王凤斌耳边回响,他有时语无伦次,但今天说得格外多,格外顺畅,王凤斌知道,那是因为刚刚吃过止疼药的缘故。其实,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次手术后儿子能恢复到的最好程度,也就是偏瘫,他根本不可能做到自己照顾自己。

上次节目播出后,陆续有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前来医院探望,多年的老同事、老同学从电视上看到王凤斌,都向她伸出了援手。尤其是大雪天,一对八十多岁的老人还专程来医院看望,这让母子俩心里特别温暖。

王凤斌说,她现在只想好好陪在儿子身边,即使奇迹永远不会降临,也许,正是她的坚强,让儿子李玉隆心底始终存有一丝希望,可是转过身去,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这位平凡的母亲,眼中流下的泪水,有多么无助而不舍。

感谢这么多的好心人,给了李玉龙活下去的信心,给了王凤斌更多的勇气和力量。爱能融化冰雪,爱更能带来奇迹。片子开头王凤斌的话,我忘不了,别哭,你好妈妈就好,你就是我的精神支柱。不祈求别的,只希望让他们母子相依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