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说个煎饼的事,胶州的一位市民给《生活在线》打电话说,在胶州有一家煎饼加工厂,一天能生产上千斤,不过量可观,质更可观。
知情人所说的这家煎饼厂位于胶州市大店子村,每天进出这里的批发商络绎不绝,生意很是火爆,记者找到这里,刚走进煎饼厂的车间大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十几名工人正在紧张忙碌着。工人没有采取任何卫生措施,生产环境也是脏乱不堪,这里生产的煎饼敢吃吗?在车间,记者见到了煎饼厂的老板,看陌生人上门,老板有点起疑。
渐渐的,老板消除了疑心,记者趁机与他攀谈起来。一天的产量有2000多斤,人家真是“生财有道”啊。而且,煎饼厂老板还说,自家生产的煎饼,根本不愁销路春节前,额外的订单他们已经不接了。没有品牌,没有包装,照样能大摇大摆进超市,您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煎饼加工点。如此恶劣环境下生产的煎饼,卫生安全何以保障,记者将情况他反映给了胶州市食安办,很快,食安办协同质监、工商、公安赶到现场。
执法人员检查发现,煎饼厂使用的油泥有重大嫌疑。每天上千斤的产量,这里竟然是个没有任何手续的黑作坊,执法人员现场查获成品煎饼200多斤,加工原料3000多斤。根据规定,执法人员将这家煎饼厂依法取缔,现场所有物品封存,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做出相应处罚。
我想,这个片子播出之后,多少会影响煎饼的销量,看到那样的加工环境,谁还敢吃呢,采访当中有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工人说他们做的煎饼都批发给高密的市场和超市,如果是真的,就不好理解了,没有手续、没有认证的黑作坊,做出的煎饼是怎么正常进入超市的,另外煎饼不是胶州的特产,为什么要舍近求远非得卖给高密,如果套用这样的流程,青岛的煎饼市场又是什么样呢?当然现实不容我们假设,我们只是想用媒体的力量来净化消费市场,如果电视机前的观众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或者知道其他有关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博的方式跟我们联系,您的一个爆料,就可能成为下一步我们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