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行动最开始继续关注快递的事,之前因为一名快递员撂挑子,导致申通快递在李沧区福林苑小区的上百个快件滞留,昨天记者采访也看到了,快递公司已经补上了岗位空缺,但是所有滞留快件的主人,白白等待的七八天时间怎么算,快件延误派送,责任谁负?快递行业频频暴漏的问题,谁来监管?来看记者的调查。
采访中,大多数市民,都曾经遇到过快递延迟派送的问题,可往往都是收到件后不了了之,消费者作为快递的使用方,难道真的只能吃这个哑巴亏吗?
记者发现,几乎每家公司的快递单上都有类似的文字。那么什么情况算作延误呢?邮政行业标准中清楚写明,同城快递服务时限不超过24小时,国内异地快递服务时限不超过72小时,所谓的快递服务时限指快递组织从收寄开始,到第一次投递的时间间隔。而对于达不到要求怎么处罚,却没有明确规定。
以昨天周先生的遭遇为例,因为快递公司的原因造成延迟派送,公司方面也并没有为周先生免单。
申通李沧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总公司要求快件到达分公司后,必须一天之内进行投递,就会被总部处罚。与此同时,如果寄件方提出快递延误的问题,他们也要担责。
工作人员说,年前这段时间,是快递延迟派送的高发期,但由于客观原因多,再加上行业竞争激烈,所谓的处罚,一般都不会执行。
公司总部处罚分部,就像老子管儿子,很难有保障,那另一个有追责权寄件方,对于延迟派送又是什么态度呢?
这位卖家坦言,选择快递最主要的,就是看价格,只要价格便宜,其他都可以商量。而且双方都是长期合作关系,退不退一次两次邮费,也不是太重要。
一圈采访下来,记者终于搞明白了,所有的快递合同都是邮寄方和快递公司签订的,也只有邮寄方才有权追偿,具体到网购来说,维权根本就没有消费者的份。可由于卖家和快递公司的暧昧关系,使得所有的条条框框都变成了鸡肋。消费者面对延迟派送,难道就只有一声叹息的份吗?
国家邮政局有个统计,说2013年9月,全国范围内对韵达的投诉率为31%,比前一年同期上涨近一倍,申通、中通、圆通分别为10%左右,而顺丰仅为4%。看得出来,快递行业引来的投诉越来越多,除掉客观方面的原因,快递行业本身,尤其是加盟式的快递公司,总部对加盟方监管不利、缺少控制是主要原因,另外浅层面虽然目前有法可依,但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也存在,深层面,整个行业不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也是形成服务漏洞的一个因素,有业内人士预计,由于成本上涨、价格下降、服务质量差,最多坚持到2016年,快递行业必然受到监管机构的惩罚,从而形成标准的服务系统。距离2016还有两年的时间,不知道还要消费者积攒多少案例、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换来快递市场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