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室:疼痛的爱  14-01-09     视频长度: 0:11:41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接下来咱们来讲讲小悦一家三口的故事。小月27岁,工作了,可最让父母烦心的是偏偏是工作,这些年里,小悦没有一份工作能持续很长时间,而为这事,一家人常常大动干戈。父母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深,像一个死疙瘩解不开。今天,我们的心理咨询室,就帮这一家人解开谜团。

从小悦第一天拒绝上班开始,她和父母便再一次陷入了对峙状态,而这种状态,以往已经出现了无数次:争吵、劝说、反抗,筋疲力尽、无可奈何……

27岁的小悦是市南区一家医院的护士。事实上,这已经是小悦踏入社会后的第八份工作,而她在这家医院,也才刚刚工作了十几天。几天前,在和部门领导的一次争吵后,小悦再一次萌生了离开的想法。

几天来,父母轮流请假在家陪着女儿,苦口婆心的劝女儿回去上班,一次看起来简简单单的辞职,为何会引起两代人之间如此尖锐的冲突?

在父母看来,一次简单的争吵,根本不应该成为女儿不愿意上班的理由。女儿的心理,当真是出了什么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小悦又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小悦说,以往在学校里读书时,她只要安安心心的当学校的好学生,爸爸妈妈的乖女儿。可是,当在六年前,她迈入社会时的第一天开始,便发现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没有人呵护她,纵容她,冲突连连,矛盾不断。可是,当她回过头来向家庭寻求帮助和安慰时,父母的态度,让她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找不到家庭的温暖,小悦转而向外面寻求安慰。两代人之间,隔膜也因此越来越深。

和朋友们在一起的生活,让她体验到从来没有过的释放和轻松。而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在一点一点的改变着小悦。那些日子,小悦走马灯似的换着新工作。一方面,是从工作中感受到的越来越重的挫败感,另一方面,是父亲越来越严厉的训斥和管教。小悦越来越依恋于外面的世界。

对于自己所走的每一步,小悦似乎都有着深深的自省。她说,内心里,自己也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可是,从父母的眼神里,她感受不到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自尊,只有一次次的伤心和愤怒。

小月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从小她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当父母的希望,当小悦犯错时,他们能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女儿少走弯路。而在女儿执意要换工作后,他们也曾一次次的妥协让步,帮女儿重新找到工作。可让他们不解的是,这一次的辞职,把一家人的矛盾激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小悦说,自己也知道,每当在外面遇到麻烦,家仍然是安全温暖的港湾。可是,当自己面临那些无法解开的疙瘩时,自己依然一次次的选择去伤害家人,伤害自己。

我想可能电视机前也有很多孩子的父母,也正苦恼着和孩子的交流,甚至有时候,家长为了孩子,他们倾其所有,倾尽心血,为什么还是这样的结果。这样疼痛的爱在很多家庭上演,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选择更好的方式进行沟通,恐怕是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多多思考的问题。不过看了小月的故事,我觉得,找心理医生调解一下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途径,能说出过去说不出的话,也许心结就能打开了。

今天,小悦一家三口一起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心理专家说,家庭关系的重建,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性格和行为模式,而它往往已经有了长期的惯性,要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小悦现在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行为不被理解,情绪得不到宣泄的自伤行为,如果能改变这个行为模式,三口人再发生冲突,就可以争取到缓和与沟通的余地。

心理咨询师的几次引导,都无法让小悦对父亲产生“爱”,“原谅”之类的正面情绪。而无法沟通,无法表达,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情绪的爆发。

而此刻,在隔壁屋子的妈妈已经哭得泣不成声。父母说,直到今天他们才知道,女儿的心里,有这样一种情绪,藏得如此之深。

心理专家说,往后的日子里,小悦要是再感受到矛盾与愤怒,就可以尝试着做这样的心理练习,让自己平静下来。

听到了女儿的心声,父母也意识到,小悦的问题,并不仅仅在于频频辞职和举止叛逆那么简单。作为父母,他们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