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路经营,生活在线经常报道,由此发生的纠纷,也频频见诸媒体,摊位摆在人行道上,既影响行人走路,也破坏市容市貌,市民有的觉得方便,有的投诉不断,为了清理,城管部门也是焦头烂额,清理也经常发生冲突。全国几乎都没有一个好的办法来解决。而嘉兴路,有人却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今天早晨,有市民给我们打来电话说,这两天有人在嘉兴路人民一小对面的人行道上,画线往外出租摊位,真有这样的事吗?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上午10点,记者来到嘉兴路人民一小对面的人行道,发现确实画上了白线,现场还有人在收摊位费。
摊主们说,之前在这儿摆摊,根本就没有安全感,城管一来就得跑,这不,现在听说要划线出租,大伙儿就想赶紧交上钱,成为正规军,这不,几十个摊位,被一抢而光。
看到记者想租,这位很热心,说可能还有一两个位置差的摊位没有主,要想占下,赶紧去找黄夹克男子交钱。
听到这,大伙们算是弄明白了,嘉兴路人民一路与人民路中间北面的人行道,确实有人在对外出租,可这么一条窄窄的人行道,要是租出去成了市场,大伙儿走路怎么办呢?
既然居民们都不同意在这里设立市场,那到底是谁在收费,又经过了谁的同意呢?
记者首先找到了是收费方工作人员,人家告诉记者,他们是附近市场的物业管理单位,嘉兴路人行道上的摊位是他们设的,费用也只是象征性的收点,并且在这里设立摊位,是经过了街道同意。真是这样吗?
街道工作人员说,在人行道上设立摊位,也是在初步探索,到底实不实行,还要听取周边居民的意见,可物业却急火火的又是画线又是收费,肯定不合适。随后,记者将人行道对外出租的情况反映给了市北城管。
我想提醒一点的是:90年代的退路进市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在前些年,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地面不乱扔,干净了,东西有三证,放心了,噪音扰民都不存在了,是一种成功的模式。但在新的时代因为社会的变革,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要去更探索新的解决办法,可是,要想好了,对于从街头的流动商贩转化成小业主的那一批人,对于已经退路进市的那些业主们,怎么样安抚好,或者说,解释好。以及,流动摊点的食品安全如何监管。人都图方便,摆在家门口路边的菜篮子,优势不言而明,千万不要安抚了一批人,激怒了另一批人。改革就要探索,改革也允许失败,但多做调研考评,会减少失败的可能性。哎,不容易啊,咱们菜市场的这么个小改革就这么麻烦,全国的改革,更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