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221项行政审批事项被下放到地方。在青岛,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未来的家也在感受着权力下放带来的变化。昨晚,央视《新闻联播》对我市提速审批、推进深海基地建设,进行了重点报道。
“蛟龙号”未来的家叫国家深海基地,再过几天,基地的涉海工程就要开工了。
此时此刻,王志刚的心踏实了不少,而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很着急。虽然“蛟龙号”已经冲破7000米,可作为我国唯一的深海技术支撑基地,想给蛟龙建个配套设施齐全的家却没那么容易。不缺钱,不缺地,就是五、六十道漫长的审批横在面前。
按这个速度下去,蛟龙的家两年都未必能建起来。转机出现在今年,随着221项行政审批权由国家下放到地方,山东也简化下放了54项,青岛又将这些审批权放到一个叫蓝色硅谷的地方,这是一个为海洋领域前沿学科项目落地服务的海洋要素集聚区。
有了121项审批权,蓝色硅谷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简化审批环节。拿“蛟龙号”水池施工图审批来说,国家深海基地要是挨个部门跑,至少得30个工作日。如今几个部门同时对接,最多5个工作日,提速80%多。
王志刚说,明年年底,“蛟龙号”的家就建成了。到那时,“蛟龙号”配套装备的应用和操作团队的培养都会加速,中国载人深潜综合实力和俄罗斯、美国等这些国际载人深潜第一梯队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