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节目里,我们报道了银行里存款变保险的事,很多中老年人本来是拿着钱准备存定期,结果被人一忽悠就买成了保险,该拿的利息拿不到,反倒是连本金都亏了不少。节目一播出,不少市民都打来电话,说自己也有过类似的遭遇。
看着手里的保单,王女士气愤难平,一年多以前,她稀里糊涂的把存定期的钱买成了保险,如今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换了方式就能多拿利息,王女士觉得这事靠谱,当时就签了合同,存上了钱,今年二月份,又存了第二笔一万块。可昨天看了节目后,王女士心里打了鼓,自己是不是也被忽悠了呢?
啥?两万存款平白无故少五千?而且即便是等到五年之后,也未必能拿到所有本金,一听这话,王女士彻底傻眼了。
同样的困惑也发生在莱西的孙大姨身上,如今父亲治病急需用钱,这钱到底是取,还是不取呢?
就这样,孙大姨把辛苦攒下的三万块,一气儿买成了保险,可三年后的今天……
为了给父亲治病,孙大姨不得不向保险公司折腰,三年存款下来,她不仅分文利息没得到,还损失了六百块钱本金。
有类似遭遇的人还有很多,如果不是生活在线播出了节目,大家的委屈都只能往肚子里咽,谁让当初都白纸黑字签了合同呢。
大伙说,之所以会轻易相信工作人员的话,是因为交易地点在银行,工作人员身穿的支付也于银行的人大同小异,另外,这些中老年人也压根看不懂合同。如今,明知道自己被忽悠了,却依然感到无能为力。
看样这种陷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其实早在两年前,我国的银行管理部门就曾下发通知,“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时,不能混淆视听,不得夸大保险产品的收益”。可现实中,又有少人会主动遵守这条规定呢?
特攻记者走访多家银行暗访时,工作人员只说利息多么高,对于合同里密密麻麻写的提款规则,风险等条款,通通只字不提。对于自己的真实身份,更是避而不谈。
被记者当面拆穿后,工作人员不得不承认,自己卖的就是保险,所谓的高利率,也不是一定的。购买这些产品是有很大风险的。那么这些打着银行旗号,卖保险的,到底是什么人呢?
规定下达了两年多,可是就记者的调查来看,夸张点说,这不就是一纸空文嘛。那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这种保险的市民,该如何维权呢?
冯律师告诉记者,因受误导在银行买保险的市民,目前有两种渠道维权,一种是向保监会进行投诉,二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文件规定,保险公司在售出保险之后,必须在十天犹豫期内对客户进行回访,内容就是要保证市民百分之百理解自己所买的产品,如果保险公司不能提供回访的录音或者视频,就是明显的违规。
一旦能够证明保险公司在出售保险的时候,对客户进行误导,那么市民就有权利主张撤销合同,要求保险公司退还本金和利息。
冯律师说,最近几年,向他咨询此类问题的市民不少,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维权,将错就错,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市民,掉进相同的陷阱。
一个行业一个市场的规范,确实需要一些较真的维权者,也只有通过维权这种形式让违规者尝尝苦头,让他们知道骗人需要付出代价的。可是我还想问一句,等到事情发生后再来追究,难道是监管部门唯一能做的?规定下发两年多,为什么还不断的有市民在银行里掉进了这样的陷阱?相关部门真的尽到了监管的义务了吗?说到底,只有监管不撒手,别有用心的人,才不会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