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九号,节目报道了来青岛打工的施师傅和工友们讨工资的事,当时一位姓沈的经理和记者承诺,九月三十号就发工资,可没想到,这位竟然变卦了。
下午,在宁夏路的天虹大厦,记者见到了施师傅。一见面,他就把记者带到一辆瘪了气的轿车前面,瞧瞧,这辆就是我们老板的座驾,让俺给放了气。不过做出这种不光彩的事,俺也是被逼无奈。
事情还得从今年4月份说起,当时,施师傅和几位工友在一位张经理的带领下,在朱家洼小学对面的小区里干活,负责小区停车位和路边石的铺设,半个月的功夫活就干完了。可之后工钱没了影子。
这位张经理给工人们留下的一张两万二的欠条后,就再也没了踪影。工资发不下来原因究竟为何,随后工人们又联系了一位姓沈的经理,人家在电话里倒是答应的很痛快。
话说的挺好,可人家一挂电话就变了脸。今天,工人们在天虹大厦发现了张经理的车,二话不说上去先给放了气。
这边正说着呢,那位张经理赶到了,一见记者,人家也是振振有词。张经理说自己只是一个分包商,工程是从青岛太奇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那儿承包下来的,因为施工质量没有达到的要求,这才没有拿到工程款。工人们干的活自己是认可的,只是施工方一直没给钱,自己也是无米下炊。随后,记者来到了青岛太奇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问题究竟卡在哪呢?
由于是周末,公司负责工程的吕经理并没有在办公室,记者只能电话联系。吕经理证实,工程的确没有达到验收标准,但他已经把工钱给了劳务公司,也就是交到了那位沈经理的手上。
吕经理说,合同里的工程款只有一万多,至于欠条上多出来的一万多块钱,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来这事,还得再问问那位沈经理。
这位沈经理说,自己压根没拿到工钱。这就奇了怪了,工人们的血汗钱到底去了哪?多出来的工资又是怎么回事?明天上午,施师傅,分包商和承包商将会在天虹大厦碰头,到底是谁在撒谎,相信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为了保护工人们拿到工资,国家明令禁止工程层层分包,可眼下还是有很多的工程,一直在沿用这种方式。费用从建设方到承建方,然后从承建方再到分包商,这一层又一层的关系,很难保证工人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