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在线发起了给环卫工人提供方便的活动,一杯水、一把椅子,一句温暖话语,举手之劳,给环卫工人一些关爱。几天来,加入我们的爱心商铺不少,网友们也积极响应,给我们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
统一的标识方便寻找休息点,打心底的尊重增加互信感,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网友建议,临街休息点的服务面也应该更广一些。
记者上网搜索了一下,杭州、重庆、哈尔滨等城市已经开展为环卫工人提供方便的活动了,而这些活动当中,覆盖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体系化最健全的当属成都的“十五分钟之家”。
8月21日,成都商报、成都市总工会联合征集爱心企业,发起让成都市两万环卫工人,走15分钟就能找到一个家的活动,截至9月5日,加盟商家超过2000,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如何实现了从0到2000的突破?成都模式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吗?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活动的策划、发起人——成都商报社会部的陈主任。
陈主任说,加入到十五分钟之家的商铺必须具备六个一:一个室内场所、一台微波炉、一台饮水机、一个应急医药箱、一套冷暖电器以及一个厕所。活动开展将近一个月,效果很明显。
爱心落到实处,队伍日渐壮大,服务对象也从单一的环卫工人,慢慢的向所有户外工作者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