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胶州来青找工作的小张,他的郁闷事儿。一个不小心卷进了一场骗局,弄得小张灰头土脸的,吃住都成了问题。
小张是胶州人,今年25岁,听朋友说青岛的待遇和环境都不错,就萌生了来青岛发展的念头,在网上精挑细选了好几天,终于发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
900块钱是人身意外险,小张交上钱后,满心欢喜的就等着上班了。
跟单员变成了装卸工,小张接受不了,而且说好的管吃管住一样也没兑现。打电话问招聘的人,得到的答复竟是,先干着,别的以后再说。小张觉得事情蹊跷,900的保险,连张保单都没有,收据发票更是没见着,小张决定要回钱来再找别的工作。
电话不通,人也找不到。小张独身一人在附近晃了好几天,身上的钱已经全花光了,可一直没有结果。随后,记者和小张一起来到了通真宫路308号这家中介公司,刚到门口,就碰到了中介的人。
没说几句话,中介的人就翻了脸,扔下店面迅速离开了现场。这时候,院里又来了两位求职者,俺们也在这里交了钱。
无奈,大伙儿只好向工商和劳动部门投诉,执法人员很快来到现场,这个不足20平的房间里,只有几个简陋的办公设备,除了一张物流的喷绘广告外,并没有发现任何公司名称和相关证件。
看来,这里八成是个黑中介,几位应聘者赶紧报了警,民警在办公桌的文件夹里,发现了几十张应聘资料,时间都在八月底九月初。如果所有人都交了900的保险,这可不是小数。办案民警将这些资料和几位应聘者带回所里进行调查。
又是黑中介,查了这边、那边又冒出来,犹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怎么感觉驱之不尽呢?是执法检查不彻底,还是处罚的力度不够大?怎么才能让这些人心生畏惧,不敢再触碰黑中介这一不法行当,恐怕这才是相关部门真正应该研究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