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孩扎针已8个月 都是水痘疫苗惹的祸  13-09-07     视频长度: 00:09:13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今日 正文
  
滚动

我们都知道,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常用手段,对控制疫情爆发和流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疫苗本身具有一定风险,尽管科技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疫苗。在近几年国内频频见诸报端的疫苗事件背后,暴露出公众对疫苗安全的担忧和对卫生部门加强疫苗监督的企盼。

家住山东省淄博市南韩村的张丽炀今年6岁,原本喜欢唱歌跳舞的她,现在只能天天躺在床上,陪伴她的是爸爸手机里的动画片。

记者见到炀炀的时候,她正躺在镇上一个卫生理疗所里接受针灸治疗,肚子和双腿扎满了针。

马永敏告诉记者,这样天天扎针的日子他们已经过了8个多月。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健康活泼的孩子变成这样?炀炀妈妈告诉记者,都是2012年12月16日接种的那针水痘疫苗惹的祸。

爸爸张贡献说,妻子那段时间出了车祸,当天早晨女儿说自己不舒服时,他着急陪妻子去复查并没在意,直到中午回家,炀炀还不停嚷着难受,这才带她去医院检查。

更没想到的是,炀炀的病情恶化很快,肚脐以下渐渐没了知觉。第二天,张贡献赶紧带着女儿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5个月之后,炀炀家里实在无力支付医药费,只能转到罗村镇上的一个中医理疗所继续治疗。

在医院治疗期间,张贡献逐渐接触到一些疫苗异常反应家庭,其中几个孩子和张丽炀情况类似,这些家长告诉他,可以去当地卫生部门做鉴定,但张贡献迟迟没有行动。

“偶合”是这一类鉴定报告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偶合反应指的是虽然孩子发生疾病和注射疫苗有时间相关性,但并不是由于疫苗引起的。也就是说,一旦被认定为“偶合”,也就意味着患者只能自己承担责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疫苗不良反应疑似病例的家庭都走过漫长的鉴定维权之路。他们在承受孩子伤残痛苦的同时,还面临着给孩子做鉴定的各种困境,“偶合”、“排除”、“不能排除”、“无法确定与疫苗无关”等似是而非的鉴定结果都让这些家庭的维权之路充满艰辛。

家住山东济宁泗水的胡海涛为儿子胡兵的鉴定奔波了3年多。2005年,4个半月的胡兵在家里服下了村医送来的第三粒糖丸,14天后,出现了低烧等不良反应。

经过3天的抢救,孩子终于转危为安,但他的左腿却瘫痪了,医院的诊断结果是小儿麻痹症。胡海涛不知原委,询问病因,但当时就诊的各级医院都含糊其辞。

一次偶然的机会,胡海涛在网上结识了一位家长,他的孩子和胡兵情况一样。都是孩子4个多月时服用糖丸,几天后出现不良反应,患上小儿麻痹症,身体残疾。为了给孩子讨个说法,胡海涛走上了鉴定维权之路。山东、北京来回奔波了14个月,终于在2011年8月24日拿到了鉴定结果——胡兵“损害程度二级丁等,是属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捧着鉴定书,胡海涛嚎啕大哭。

和张丽炀、胡兵有着类似遭遇的孩子还有很多,据了解,我国自1978年计划免疫工作正式实施后,广泛进行预防接种已成为一项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控制重大传染病流行的法定制度。2007年,国家继续扩大预防接种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规划。但疫苗的使用不是绝对安全,少数人使用具有风险。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置疫苗接种后引起的不良反应,我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疫苗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覆盖到县一级,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不良反应,并进行规范处置。但专家表示,由于个体差异发生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不能完全杜绝,因此在接种前客观全面地向医生汇报个体情况,进行详尽地分析、排除,可以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吴疆表示,目前,我国预防免疫部门对于疫苗有严格的把关和审查机制。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都经过国家检测部门的严格检验,不同公司生产的疫苗,工艺可能各有独到不同之处,但质量和功效没有差别。但由于疫苗的使用不是绝对安全,预防接种的基数越大,异常反应发生越多,引发的纠纷也会越多。

虽然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了,就是一生的痛苦,而且也是整个家庭的伤痛。看来,如何保证疫苗质量,减少疫苗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善救助和补偿机制,同时向公众普及疫苗接种知识、给予正确引导,避免盲目接种导致风险增加,都是减少以及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