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顺风车,是我们的事,至于那些出租拒载挑客顽疾,该查还得查,这不,昨天开始,青岛史上最严处罚令正式出台,一旦查实有出租车拒载挑客等违章情况,只要一次,驾驶员立即被开。新措施出台第一天,效果如何?昨晚,记者又去了啤酒城,乍一看,效果真不错,细看看,不大对劲。
晚上9点半,记者来到啤酒城西门,前几天暗访时,记者发现这里有一些靠活儿的出租车,拒载挑客、高收费、强制拼客,干啥的都有。可昨晚的情况的确不同,路边空荡荡的,一辆靠活儿出租车也没有。莫非史上最严处罚令,真的让这些人闻风丧胆了?记者在路边随机拦下一辆出租车。
还没等记者反应过来,这辆出租车竟然一脚油门开走了。记者注意到,这辆车里并没有乘客,但依然扣着表,最离谱的是,后备箱盖竟然打开着,恰好遮住了车牌号,如此安排可谓是煞费苦心。记者在路边又等了几分钟,远远看见有一辆出租车主动靠了过来,仔细一瞅,哎,这不是刚才扬尘而去的那辆吗?
可能是认出了记者,车还没停稳,司机一脚油门加速离开了,不过这一回,记者记下了车牌号。在啤酒城周边转圈的出租车可不止这一辆,瞧瞧这个,已经是第三圈了,路边到处都是打不上车的乘客,这位到底是在等什么主顾呢?在西门外观察了半个小时,记者发现路过的空车,多数都扣着表,一些车还不停地绕着啤酒城转圈,司机大都不爱说话,即便搭腔,声音也小的几乎让人听不见。
啤酒城到鲁信长春,就是个起步价,这名司机竟然张口就要80块,着实吓了记者一跳,见记者嫌贵,人家也不啰嗦,立马开车走人。两个小时的暗访,记者发现,一些过路司机的行为确实有古怪,只是这些古怪的背后,又是为了什么呢?
李师傅干的哥已经20年了,他告诉记者,处罚令出台的当天,应对措施就出炉了,对于记者和便衣执法人员,一些老司机一眼就能看出来。
对于喜欢挑客的出租司机来说,白天晚上的目的各有不同。
这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这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一天时间对策就出来了,那么记者拍到的这两辆涉嫌违章的出租车能否受到严惩呢?带着视频,记者来到了交通稽查支队。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看起来这两名司机违章嫌疑很大,但由于记者的暗访视频证据不足,无法给二人定性,同时,19日白天记者暗访的三起拒载,其中只有一起证据确凿,拒载事实成立。
这是新措施发布之后,岛城第一个被吊销的服务资格证,另外两名涉嫌拒载的出租司机,因为证据不足,无法定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证据才算是完整的呢?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措施刚一出台,就有个别出租司机忙着研究应对办法,还有人公开跟执法人员叫板。
对于个别司机玩的小花招,执法人员已经了然于心,开始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
这个节骨眼上,提醒个别出租司机,别再动歪脑筋,你的这些小伎俩一被曝光,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真撞到枪口上,别说后悔,别喊冤。明天节目里,我们也将告诉大家几个常见的出租违章的现象,以及应对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