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石嘴子村的付喜燕,想请我们帮帮她57岁的大伯付学军。向来身体就不怎么好的大伯,原本还有父母和兄弟照顾,然而最近,情况突变,除了一个智障的妻子,大伯一无所有,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中午一点,付喜燕带上馒头和香肠,和记者一起来到了大伯付学军的住所。可是,半锁的门里,我们并没有见到付学军的身影。
破败的房屋,残障的妻子,这就是大伯的生存现状。说起他,做侄女的心里很不好受,回想儿时,喜燕经常会跟大伯撒娇要买新衣服,而每次,清贫的大伯都是有求必应,在春燕心里,大伯有着一颗善良而宽厚的心,而现在,自己能为他做的,实在太少。
付喜燕的哭诉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在隔壁工地见到了大伯付学军。
从小,付学军的视力和听力就不太好,上了年纪,双眼已经几近失明,腿脚也越发不利索,行走只能拄着拐杖,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每天外出捡拾废品,勉强维生。喜燕说,大伯之所以落到这个地步,都是因为没了房子,没了钱。
从付学军断断续续的讲述中,记者听出了大概。付学军的房子位于村东边,前些年,他和智障的媳妇还有父母一直住在那里,一家人日子虽不宽裕,却也其乐融融。因为两口结婚20多年来,一直没能生育,三年前,弟弟付学荣,也就是春燕的小叔主动提出,他可以为哥哥嫂子养老送终。但有个要求,就是把这套房留给自己的孩子。
双方签下协议,没几天付学军就带着媳妇搬进了弟弟付学荣家里,可是——
类似的小事接连不断,老大付学军的倔脾气上来了,七个月之后,收拾东西带着媳妇回了家。
付喜燕说:一周之前,爷爷奶奶也搬走了,并且还带走了大伯的所有存款,当初答应照顾他们的小叔一家,也撒手不管了。虽然喜燕心急如焚,可自己是老二家的女儿,父亲怕小叔误会抢房子,所以不方面出面。大伯往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听付喜燕讲述了大伯付学军的现状,记者想要听听付学军弟弟付学荣的说法,可是当我们见到付学荣的时候,他也有一肚子的委屈,不是俺不照顾大哥,而是实在没法照顾!这又是为什么呢?
付学荣说,哥哥的精神有问题,经常会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而父母之所以从大哥家搬出来,也是因为大哥突然犯病,将父亲的手指给咬伤了。
采访中记者得知,引发一家人冲突的原因,还是跟房子有关。石嘴子村所在的周边,现在已经盖起了星级酒店和许多高档写字楼,有传言说一两年内石嘴子村也将进行拆迁。到时,村里最普通的一间房子,价值可能也是几十万。在付学军看来,三年前的那次遗产赠与协议,其实是弟弟设的一个套,目的就是自己的房子。在付学荣那里,记者看到了这份遗赠抚养协议。上面规定,付学军的房子在百年之后由付学荣的儿子继承,前提条件是付学荣每月给大哥500元生活费。
付学军说,因为弟弟照顾不周,做大哥的想要取消这份协议,保住自己的房子。一个星期前,自己问父亲要房产证,却遭到拒绝,父子俩因此发生了冲突,老人甚至还拿走了自己的存款。可是,在老人眼中,儿子咬下的这一口,伤得不是手指,而是自己的心。
一家人各有各的理由,孰是孰非很难说清。现在付学军和妻子住在老房子里,一个眼睛残疾,一个智力障碍,两个人该怎么生活的确是个问题,既然,大哥不满意三弟的照顾,当初签下的那份协议,能取消吗?夫妻俩的生活今后该谁来照顾呢?记者找到了村委。
听说了付家的事情,村委工作人员有些吃惊,之前他们并没有听付学军提起,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他们会尽可能帮忙调解。看着大伯一家的窘境,喜燕的心里很难过,房子毕竟是身外之物,一家人为什么不能相互体谅,彼此好好照应呢。
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每每牵扯到房产,总是让人亲情割裂、尊老不顾,究竟是亲情太脆弱,还是房产太诱惑?一切的一切还是要从良好的心态开始调整,大家都退一步,都能站在手足亲情的角度多考虑,矛盾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恐怕真的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