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带您认识一位老人,网友给他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父坚强”,年过七旬,一人照顾三个病号,这是位怎么样的老人,怎样的父亲,他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女儿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老伴患有糖尿病抑郁症,每天照顾两个病人是魏世杰最重要的工作。就在离自己家不远的居民楼上,还住着先天性弱智的儿子,很难想象一个72岁的老人,怎样能撑起这个家。从著名的核研究科学家到平淡而艰难的父亲,我们很难把和两个角色和魏世杰联系到一起,而在这个平凡老人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人生路程呢?
1959年,魏世杰出生在即墨的一个小村庄里,多年后凭借自己的努力,他成功考入了山东大学物理系,成为那个年代里屈指可数的大学生。
当年,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九院从全校的毕业生中挑选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魏世杰。这在当时是件令人无比骄傲的事,只是当时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将来要从事的是一项如此艰巨的研究工作。211厂位于青海西宁的一个县城里,地处青藏高原,年平均温度不到0度,除了要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研究员们还要应对艰苦的科研条件。
魏老直言,在当时受到放射性辐射的科研人员非常普遍,但从没有人因此抱怨退缩。在那个人迹罕至的辽阔戈壁滩上,大家有的只是一腔对科研和革命的热血。在青海工作的二十多年,魏世杰取得过17项科研成果,参加了我国第一个原子弹、氢弹以及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创造。在青海扎根的第七个年头,魏世杰终于解决了自己的人生大事。陈位英的出现给他枯燥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可两人婚后没多久,厄运便不期而至。
当时大女儿刚刚出生两个月,就被带回了青海,因为营养跟不上,孩子严重缺钙,而高原极度缺氧的环境,也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了影响。女儿三岁时,陈位英又生下了儿子,本以为这会是个健康的孩子了,哪知道命运再一次跟夫妻俩开了一个玩笑。两个孩子同时出现了智力残疾,夫妻俩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可他们依然坚持在科研一线。1990年,魏世杰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青岛,退居二线的他,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家人身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女儿的病情再次出现了恶化。患精神分裂症的女儿,多次自杀未遂,儿子也因为智力原因,经常吵闹。不堪心理重负的老伴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