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天,都喜欢开窗睡觉,微风习习很凉快,不过,台柳路居民说了,你是没在我们这儿住,靠着几个工地,晚上可热闹了。
晚上八点半,记者来到台柳路和蚌埠路附近的这片小区,正在散步的居民告诉记者,别看这边都是高层,可只要大货车一过,那刹车刺耳,加油低沉的噪音,根本没法好好睡觉。
台柳路周边有五六个工地,白天还算安静,只要天色一暗,成群的大货车一茬接一茬,所到之处,声音震天,飞沙走石,想要开窗透个气,家里面立马就是一层土。记者也决定亲身体验一把,找到了一家并不靠近马路的五楼住户,咱来实地测测这大货车驶过的噪音究竟有多大。
记者从环保部网站查询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噪音污染分为四类,即便是最差的第四类,夜间分贝值的极限也只有55分贝。可您瞅瞅这里,大货车一过,声音直接飙到70多分贝,难怪大家受不了呢。从居民家出来,记者刚下楼,眼前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所经之处,尘土飞扬。
有居民还说了,我们这里的大货车出没的频率,在市区内也绝对是数一数二,不信你就在这等等看。晚上10点,在台柳路上,记者找了个地方,蹲点守候。
短短1分40秒,就有四辆大货车,夹杂着尘土呼啸着从身边经过,这个频率实在是太夸张了。
又等了十分多钟,先后大约8辆大货车疾驰而过,这样的噪音尘土、这样的环境,住在周边的居民,实在是有苦说不出啊。这里大货车跑的欢,很显然附近一定有工地正在施工。
晚上十点半,工地里的挖掘机还在轰鸣作响,忙个不停。按照青岛市的规定,晚上十点到次日六点,建筑工地是不允许施工的,记者现场拨打了12369环保热线。
环保工作人员说,没有经过许可,工地夜间施工扰民是违规的,他们会立刻派人进行检查,但大货车在行驶过程中说产生的噪音,属于交警部门管理。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122。
记者在现场等了半个多小时,一直没有等到环保和交警的执法人员,直到半夜12点多,大货车的声音总算是消停了。但是,明天呢,后天呢?居民们过日子不能天天这么这么干靠啊,记者随后又连续三晚蹲点拍摄,夜色下的大货,那可不是一般的疯狂。
同安路东端,虽然路边清楚的立着大型货车禁行标志,但只要天一摸黑,这里双向六车道的马路,就成了大货车和水泥罐车的天下。
两辆大块头占据了马路的三分之二,超车道、行车道都塞得满满当当,后面,小轿车都远远的跟着,不敢轻易超车。记者一路跟踪大货车,从同安路右转进入辽阳东路。
高速行驶的大货车继续沿辽阳东路向东,在经过一处红绿灯时,突然发飙。
毫不犹豫的闯了红灯之后,接下来大货车的举动,更是让记者惊出了一身冷汗。
逆向行驶了几百米,大货车拐进一个路口朝张村河方向驶去,因为有护栏的阻挡,记者无法再继续跟踪。在辽阳东路上,也设有禁止大型货车通行的标志,可每天晚上从这里驶过的大货车都不在少数。
夜色中的哈尔滨路上,大货车的身影也不少,多数都按照规定涂装成了蓝色车身,虽然放大号、车牌号有些污损,但还算齐全,可开到抚顺路路口时,它和另一辆没有号牌的大货车,露出了原形。
此时,抚顺路上,另一辆大货车又进入了记者视线。
大货车沿着抚顺路直行,在红绿灯处右转进入山东路,头顶上就是晚6点到晚9点的禁行标志,可人家全当不存在,像这样明目张胆闯禁行的大货车,山东路上经常有。
闯禁行不说,还号牌不清,没有遮盖,这要掉下一块石头来,后面的车岂不要遭殃了。还有人人痛恨的撒漏,更是屡禁不止。
上千米的路段,满是大货车疾驰而过留下的泥土和石块。
大灯一照,后面的车连看路都费劲,更不用说躲着撒漏的沙土了,一旦避让不及,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呢。超载、超速,闯禁行,逆行,大货车的种种劣迹,让人瞠目结舌。知情人告诉记者,大货之所以这么疯狂,说到底都是为了一个利字。
知情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一辆新自卸车,上完保险,得花将近五十万,俩司机月薪也得一万多,维修保养一万左右,另外,万一被查到,每次也得罚个一两千,大货结算靠的就是运输量,再加上工地也有工期,所以只有多拉快跑,才能盈利。想要彻底去掉大货的病根,绝非一个短期的集中整治能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