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家解读五花八门的添加剂  13-06-24     视频长度: 00:11:01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昨天,我们的特攻记者在城阳调味品市场里,发现了米线制作的玄机,鸡骨粉,鸡膏,鸡精,这些,全都是熬制出香味四溢的米线鸡汤的玄机。其实,在我们平时常吃的小吃中,像米线这样,全靠添加剂勾兑的还有很多,节目播出后,我们的另一路记者再探调味品市场,其中的秘密,绝对让你瞠目结舌。

整整一面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和调味品,记者看的眼花缭乱,这么多东西该用哪样啊?老板说,别着急,你想做什么菜,我来帮你挑,喏,做馄饨,用它准没错。

老板保证,这种复合调味品,只要按照包装上写的剂量使用,不会有任何问题。记者注意到,在这袋添加剂的外包装上,除了用法用量,还注名:过桥米线专用。不过人家说了,放心,这些都是通用的。

别说,这种调味品还真是全能,再看看它的成分,全是记者看不明白的化学名词。说到牛肉面,这位老板转身从货架上拿出了另一种调味品,你试试这个,实践证明,效果也不错。

老板很“专业”,对所有添加剂都是如数家珍,别说牛肉味了,猪肉味、羊肉味,啥味都能调。

馄饨、牛肉面里的鲜美汤料,根本不用费时费力,几种添加剂就可以轻松搞定,当然,要想买卖好,仅仅勾兑汤料还不够,肉馅也得动动手脚,像这种乙基麦芽酚,就是最佳选择。

还有呢,开小吃店,凉拌菜也是必备的,老板继续推荐,在里面加上这些,照样能让食客们,久久难忘。

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记者心里暗中感慨,路边的那些美味小吃,里面到底添加了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至于添多少,怎么添,说到底全凭感觉,口感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记者是个新手,旁边进货的大哥又接上了话茬,现在开个小吃店,还有一样东西是必须的。

前后两天的暗访,记者购买了十几种添加剂,这些东西每天不知上了多少小吃店的餐桌,这些添加剂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吗?如果吃了这些东西,对身体又有什么样的危害呢?

午饭时间,路边大大小小的餐馆饭店都格外热闹,汤味鲜美的馄饨,面条,是不少人的最爱,岂不知,这一顿饭下肚,得吃下多少添加剂啊。

添加剂究竟是些什么,吃了这些,到底会不会对健康有影响?其实,大伙也都是模棱两可,看看记者在调味品市场上购买的这些调味料,什么乙酰磺胺酸钾、呈味核苷酸二钠、谷氯酸钠,包装袋上印的都是一些让人看不懂的化学名词,咱们还是请专家来给解释解释吧。

韩主任说,配料表上标注的这些成分,多数种类是国家允许使用的,但添加的数量包装上没有明确标注,所以不清楚这些产品中,食品添加剂是否超标。可即便是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一次吃下20几种添加剂,对身体的损害也很大。

记者上网查了一下,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个品种,它们几乎都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只是用来提升菜肴的色香味,至于营养,则是根本谈不上。

添加剂不光有人工合成的,记者在暗访时发现,无论是火锅还是拌凉菜,店老板都会推荐烟葫芦做调料。烟葫芦其实就是大伙常说的罂粟壳。

正因为罂粟壳含有咖啡因,吗啡等成分,在来我们国家是属于麻醉药品来使用的,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所以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严禁罂粟壳用于食品中。

食品安全无小事,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面对五花八门的添加剂,能不能用,剂量超不超标,单凭口感,市民很难尝得出来,大伙觉得,还得需要相关部门严格把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