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年轻人都暮气沉沉,缺乏朝气,就是因为买不起房子!有很多家庭,父母辈都是蜗居,儿女们更不敢奢望那些华丽丽的小区楼盘了!没办法,认命吧,拼搏吧,攒钱吧,贷款吧,当房奴吧!要改变这一现状,保障房倒是一剂良方,房子不在于多豪华,至少能安居乐业。咱们一起走进入住保障房的人群,看看他们的生活,了解一下未来保障房的规划。
见到记者来做客,盛大叔相当热情。今年是他和老伴搬进康居公寓廉租房的第三个年头了。虽说眼前这间40平米的房子不算大,布置也很简单,但是老盛告诉记者,漂泊了这么多年,住在廉租房里,终于有了家的感觉了。盛大叔老两口是低保户,老伴身体还有残疾,每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块钱,而小区里其他邻居,基本上也都是这个收入水平。截止去年年底,全市有18万户居民,通过保障房,解决了住房难题。
除了青岛本地的中低收入家庭,越来越多的保障房,对来青就业人员敞开了大门。瞅瞅眼前这间位于开发区昆仑山路的房子,装修精致、家电齐全,光装修标准就达到了每平方米1800元,很难想象这样的精装修住宅,也是公租房。建成后,将解决周边企业中高端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而刚在青岛落脚工作的大学生,也有公租房可以住,在开发区滨海大道的这处人才公寓,就住了700多名20多岁的创业青年。今年我市还将开工建设保障房16500套,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公共租赁住房。公租房会渐渐成为保障房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