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6斤杏少1斤 路边鬼秤谁来管?  13-05-26     视频长度: 00:05:22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上周我们连续关注了中山路附近的鬼称。按理说这风口浪尖上,应该能消停一段时间,结果不少市民又打来电话。崂山滨海大道上“鬼秤”依旧嚣张!看来这杆秤的利益还是太重,良心还是太轻啊。咱们跟随特攻记者的镜头,再去体验一下。

中午,记者沿滨海大道赶往崂山北宅方向。一路上,路边的水果摊随处可见。在北宅街道大崂村附近,记者在一处水果摊旁,停了下来。

摊主两口子很热情,主动把价格降了三块。人家这么实在,咱要是不买点,还真有些不好意思。

6斤杏,秤高高的,卖杏的大姐又给记者放上三个,人家两口子这买卖做的,回头客不挤破门才怪呢!没想到,记者往前走了两步,拿出自带的弹簧秤一称,刚才两口子在记者心目中的“伟大”形象,立马全没了。

不多不少,正好少了一斤。你这水果卖的利润忒大了吧!

摊主一脸的尴尬,二话不说,又给记者捧上了一大把杏。然后又是作揖,又是道歉的。小哥,不光我,附近的几个摊,哪家都不够秤!此话当真,旁边恰好有个青年在买樱桃,记者决定跟着他,看个究竟。

青年买了两斤樱桃转身就走,记者立马跟了上去。

看着记者手中的秤,青年无奈的摇了摇头。

一个多小时的暗访,记者发现,遭遇鬼秤的游客,大有人在。

看到游客自带弹簧秤来买水果,有些守法经营的摊主很心寒。

鬼秤如此猖獗,难道就没人管了吗?记者一个电话,打给了崂山区工商部门。

工商部门答复,路边流动摊位的管辖权在城管。记者又拨通了崂山区城管部门的电话。

也许是周日的原因,城管值班人员提供的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说的没错,这种买卖怎么能逃过大家心里那杆秤呢?不过总不能让消费者每个人都小心翼翼,随身都带上把弹簧秤,肩负起这个打鬼的责任吧?监管部门作为维护市场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只能等待消费者投诉一起,然后查处一起,那么整条滨海大道,整个青岛市,数不尽的商贩,要查到什么时候?查完之后会不会又犯毛病呢?说到底,秤是无辜的,人是有责的。是商贩、是你我,更是管理者的责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