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我不想当“隐形”人  13-04-23     视频长度: 00:07:32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即墨灵山镇孙家王疃村,有一对特殊的父女,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却比亲生父女还亲。女儿刘乐,刚刚降临人世便惨遭遗弃,十多年后,曾经的那个弃婴,已经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这一切多亏了养父的精心养育。

父亲身体不适,贴心的女儿忧心忡忡。刘家有女初长成,只不过,懂事儿的刘乐知道,自己并非是刘广元亲生。

那是一九九七年二月的一天,地冻天寒。当晚九点半,刘广元的家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一床旧棉被,一张写有生辰的纸条。这些,就是弃婴仅有的两样“行李”。当年,刘广元三十九岁,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一个健康的女婴突然降临到家门口,年迈的母亲和五个姊妹,都觉得这是上天特别的恩赐。

爸爸、奶奶和五个姑姑,刘乐的成长过程中,养父一家人给予她的爱,太多太多。转眼间,当初那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就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可这么多年来,亲生父母的消息,却一直是个谜。

原本,拥有养父的爱,刘乐自信,一样可以快乐的生活,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发现,自己还是和别人不一样。

原来,十六年前刘广元捡到女婴后,一直没能办下合法的领养手续,这十几年,刘乐没有户口,没有身份,没有安全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养法》的相关规定,无配偶男性收养女性儿童,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岁以上。而刘广元那年,只有三十九岁。他坦承,当初是自家人起了私心,才坚持把孩子留在身边,为这事儿还跟计生办的工作人员起了不少冲突。

然而拖来拖去,最终吃亏的只有孩子。去年,刘乐初三毕业,想外出打工,可没有身份证明,几次求职都被拒绝了。如今,刘广元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严重的胰腺炎和腰伤,让他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养女的未来,成了最担忧的事。

刘广元时常自责,若不是当年自己固执己见,或许刘乐会被条件更好的人家收养,眼下也不会成为没有身份的“黑户”。可事已至此,后悔又有什么用呢?记得孩子读小学初中时,村里、镇上都一路帮忙开绿灯。眼下这户口的事儿,民政部门和村党委,能不能再帮孩子一把?

任何私情都不能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说白了,没有正规的领养手续,刘乐的户口的确很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没有补救方法?没有身份的刘乐,未来又在哪里呢?

虽然有养父疼爱,可是户口问题一只没解决,随着年龄的增长,刘乐内心深处那份不踏实越来越强烈,她盼着能快点儿转正,不再做“隐形人”的日子相信会更快乐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