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胶州75岁的石业宏想把这句话说给哥哥听,只不过哥俩争得不是什么江山美人,而是三间破瓦房。
和大哥之间再一次的争吵,让石大爷心灰意冷:大哥家就在眼前,不足百米的距离,可兄弟之间却象是隔了一座冰山,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
说到底,兄弟俩之间就是为了眼前这三间旧瓦房。石大爷请记者进屋,他要好好说道说道自个家的这档子事。
石大爷说,家里总共兄弟三个,自己排行老小,母亲去世的早,兄弟三人都是父亲一手拉扯大的。为了走出生活的困境,19岁那年他决定跟着父亲去闯东北。
石大爷回忆,临走前的那一年父亲当着兄弟三个的面分了家,当时大哥二哥已经结婚,各自盖了新房立了门户,五间老房子中自己靠抓阄抓了两间,剩下的三间还是父亲的。一切安排妥当后,他和父亲就踏上了东北那片陌生的黑土地。
之后的岁月里,靠着吃苦耐劳,石业宏慢慢的在东北站稳了脚跟,结婚生子,一待就是几十个年头。这期间,老家石家河崖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按照当时村里的统一规划,石业宏和父亲的五间老房推倒后重新盖了三间,父亲把三间房都留给了石业宏,一家人似乎也没啥意见。直到2002年,离家四十多年的石业宏和老伴一起回来。
起先,石大爷还满心欢喜的准备给老房子办一个房产证,可一圈打听下来,得知的却是这样一个消息。
原来,早在二十多年老房就已经办理了房产证,户主就是自己的大哥。
就为这个,兄弟俩之间彻底翻了脸。想着自己的老房易了主,石大爷越住越不顺心。大哥什么时候办理的房产证,自己为什么就不知情?石大爷找到了当年村里的老支书。
老支书回忆说,当年村里搞规划,石大爷的户口已经迁到了东北,按照当时村里一个儿子三间房的约定,他不能分房只能是继承父亲去世后留下的三间房。既然这样,房子后来怎么又变成了石大爷大哥的呢?
原来,在当时的农村还有一个风俗,谁给父母养老送终,家产就留给谁。事情已经过去20多年了,石大爷现在再来追究房产,恐怕很难。
从老支书家里出来,石大爷还是不甘心,自己在外闯荡了大半生,现在只求能有一个安身之所,难道连这个愿望都成了奢望吗?
三间旧瓦房考验出了一家人的亲情底线。都觉得自个儿有理,也都认为房子有自己的份儿,不过总是争吵也不是个办法,吵来吵去,能分出个黑白吗?
石大爷二嫂子的话,是从亲情角度出发的。都是骨肉亲人,至于闹到眼下这种地步吗?想要解开石大爷跟大哥之间心里的疙瘩,首先得搞明白两件事儿:房产证大哥当年是怎么办理的?现在他还愿意过户吗?记者的劝说下,石大爷和老伴决定再去一趟大哥家。
听说记者是来了解三间瓦房的事儿,老人家很认真,老黄历空口无凭,白字黑字我都记着呢。
石大爷的大哥说,当年按照村里规划老房推倒重建时,三弟人在东北,家里全靠他和二弟帮衬着。后来父亲要把房子留给三弟,他也没有意见。至于村里统一办理房产证的事儿,他并不是有意要争。
大哥说,当年正因为三弟条件受限,才把房产办到了自己名下,为的是能给三弟保住这三间房子,没成想现在因为这个,竟招来了误会。
弟弟回来后的所作所为彻底惹恼了这个作大哥的,一气之下,兄弟俩杠上了。
听得出,大哥不是不肯过户,只是心里憋屈,看来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正说着呢,石大爷大哥的女儿回来了。
几句话犟下来,侄女和三叔之间火药味又浓了,原本就没完全打开的心结,这下子,系的更紧了。
眼看着几个人情绪越来越激动,记者赶紧上前劝阻。
记者一番劝说下,石大爷终于答应,找个机会和大哥心平气和的好好谈谈,只是有个前提,他要再强调强调。
希望石大爷和大哥兄弟来真能静下心来,做为子女,是不是也该架起一座桥梁,让二老和和气气地去解决这场家务事,人生能有几个七十岁、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