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寒假打工3个中介分红:辛苦付出 只换来三百的收入  13-03-25     视频长度: 00:05:28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不少大学生,都会利用寒暑假时间勤工俭学。青岛理工大学的十几位学生,刚刚结束了寒假短期工的生活。然而,工作经验没积累多少,工钱却跟着打了水漂。

小郭,是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的大二学生。今年寒假,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那就是招工单位的校园代表。哪成想,学生代表没当明白,反倒让自个儿“摊上事儿”了。眼瞅着八九位同学跟着自己受连累,小伙子心里,既尴尬又无奈。

小郭说,上学期末,自己偶然间认识了一位中介的赵经理。对方拍着胸脯保证:俺这儿有短期工十个名额,你介绍学生,我负责回扣。咱们一举两得。郭同学:每人工作完一个月以上,每个人给我200块钱的回扣。很快,小郭就联系上了九位同学。根据情况不同,赵经理把大伙儿分成了两拨。之后,又分别送进了两家工厂。小郭:每人交了20块钱定岗的费用,放假找车送到住宿的地方,又交了100块钱住宿押金。打工大学生:签协议就是跟中介签的。当时中介说是工厂直招,我们没想那么多,不知道里面转了那么多层。出勤记录,每天的生产计划,这是整个寒假的。

一天工作12个小时,每天100块钱,这可是协议中明确规定的细则之一。然而,实际情况却与赵经理的承诺,大相径庭。郭同学: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和他说的都不相符。我们走的时候,结账的时候,一人只给了300块钱,说是结账的零头。

学生们最多的干了38天,最少的也有17天。辛辛苦苦付出了劳动,到头来却只有三百块的收入?这个短期工干的,真叫一个憋屈!打工大学生:厂里说把钱给劳务公司了,劳务公司说给中介了,中介却不给我们。他们三家肯定有关系,一层一层,把我们坑进去了。我觉得是被骗了,觉得老板对我们不错,问题就出在中介身上,当时进厂的时候,我就问过钱最终是谁给我们?就说是中介给我们。

原来,赵经理最初以中介的身份,把学生们介绍给了山东济源劳务公司。之后,劳务公司又把学生们安排到工厂当短期工。那么,同学们没到手的工资,眼下究竟去了哪里?这事儿,看来有必要去劳务公司问个清楚。山东济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负责人:你说你们来找我们干嘛?我们已经把钱付给这个人了,他一会儿就来了。这是你1月份到2月份的钱,他领走了。我再给你找出这个月的来,我们每个月20号结算,3月20号,直接把钱都结清了,把钱结给了任经理本人。

劳务公司的负责人明确表示:学生们的工钱,早就已经结清了。只不过,结算的对象不是赵经理,而是和自家合作多年的任经理。山东济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负责人:记者:您是什么资质的公司?我们就是个业务外包公司。跟下面的中介什么公司是什么关系?他们就是给我们送人。你们怎么选择中介?随便,我们满街贴,谁愿意送谁送,现在所用单位都是这个样。

照这么说,那位任经理也是一位中介。那他和赵经理又是什么关系?难不成,一份寒假短期工的岗位,还需要两个中介参与分红?没过多久,任经理拿着材料赶了回来。任经理:这是他们中介领取工资的资料,还有本人签署的协议。记者:劳务公司说结到您本人手中了,你本人结给了赵洪林?对。您本人是什么身份,我就是济源劳务公司帮忙联系中介的。济源劳务:不是我们家的......记者:这个大姐说你不是济源公司的员工,在我这里的钱,我已经全都给中介手里了。但是这个大姐说,您本身也是中介的身份,我也是负责中介这一块儿,等于说你们两个中介再次分红。没有。您和赵宏林什么关系?他是中介。

说来说去,是赵经理把学生们介绍给了任经理,任经理又通过劳务公司给学生们安排了岗位。如此看来,最后的工资结算,要倒三遍手。只是眼下,最应该获得劳动报酬的大学生们,怎么成了最大的受害者?郭同学电话联系赵经理:昨天说协议上写每人一百,按照60到90签的,人家那边发给我100,我不可能一分不赚。赵经理:你出来跟我们见面。在哪见?挂了。我现在在潍坊,三天之内给你们处理好。

因为分红问题,赵经理迟迟不肯给学生们发放工资。双重中介外加劳务公司的用工形式,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任经理:我只能尽量给他们协调,出来打工都不容易。山东济源劳务:作为我们公司来说,我把钱发下去了,我并不能说我拜托责任了,既然他说了三天,我建议再等三天,这三天我们会从中协调,让孩子们都拿到钱,作为公司只能这样了。打工大学生:不管干什么事情,一定要认清资质,一定要维权。以后还是找正规的公司,不要这么盲目,尤其是大一新生们,给他们也提个醒。

有人卖力,有人拿钱,这种层层扒皮的买卖何时能了啊!发稿前,学生们打来电话,说自己的辛苦钱,终于拿到手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