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们说了的哥李师傅莫名其妙被投诉的事儿,乘客说李师傅绕路,而李师傅却调出了监控证明他当时正停车在家休息,难道是用了分身术吗?今天,管理部门给出了说法。
按照上次的约定,今天上午,记者和李师傅一起来到洮南路交通稽查支队的违章处理办公室,听完工作人员的解释,李师傅显得很激动。上周六,的哥李师傅找到《生活在线》,说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管理部门因为他在1月29号那天被乘客投诉绕路,暂扣了他的资格证,也巧了,29号当天,李师傅刚好提前收工,早早回家把车停进了地下车库,怎么可能还在外面拉活?况且,他还有小区停车场的监控为证。李师傅,的哥:我很委屈,我没有这个事,要不让我看看车票,要确实时间对起来,是咱的,该怎么处理俺心里不冤。
当天,记者联系了交通稽查支队的工作人员,对方说,李师傅的这个投诉,乘客手里是有车票的,而且海博公司还专门派人去看过,不会错!那就奇怪了,一边是有车票为证,一边是有监控为证,到底谁在说谎呢?难不成李师傅的车真被套牌了?种种猜测让李师傅忐忑不安地度过了两天,没成想,今天在交通稽查支队违章处理办公室里,却得到了一个这样的答复。交通稽查支队工作人员:投诉单上就是29号。记者:实际上应该是几号?交通稽查支队工作人员:26号。海博公司工作人员:热线转过来就是29号,实际上经过落实不是29号。李师傅:29号又改成26号,26号我浑身是嘴说不清。
一听这话,李师傅当场就火了,他说整件事从一开始,公司和管理部门的人,都跟他说投诉的是29号,为了证实自己29号没接这么个活,自己来回跑了好几趟,解释了半天,耽误事不说,连资格证都被扣了。事到如今,一句搞错了,实在难消胸中怒火。更离谱的是,一开始不是说乘客手中有车票为证吗?车票上有时间,层层调查到现在,怎么才说时间搞错了呢?不看车票不要紧,一看车票,唉!李师傅更是无语了。记者:手写的能当证据吗?谁手写的?海博工作人员:会计。
海博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投诉李师傅的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当天,他们公司的一个员工拿着一张34块钱的车票去报销,说是从李村跑到河南庄,这个会计觉得钱数有点多,怀疑是司机绕路,就打了投诉电话。
电话联系投诉人,张会计:我们这个小姑娘挺老实的,我第一直觉就觉得你被骗了,我就说我得打电话投诉这个事,她也没说什么。记者:司机什么样车什么样?张会计:小姑娘说记不清了。记者:车票原件在哪儿?张会计:我怕中间有什么问题,我就复印了一份,原件给小姑娘了,她混在一起当废票扔了,因为我复印件不清楚,我把它抄了一遍。
张会计投诉之后,海博出租的人还亲自找公司那位小姑娘落实过情况,人家说当晚喝了点酒,出租车什么样、司机长什么样,走的什么路线,她都没记清,而公司会计仅凭着一张只有上半截车票,下半截车号、时间、公里数都是手写的车票复印件,就打了投诉电话,让管理部门把这桩糊涂案摁在了李师傅头上。你说这事闹心不闹心。
交通稽查支队违章处理办公室主任,王磊:他这个事情比较复杂,投诉人自己都说不清楚,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我们可以给他画个终止。不管是什么原因,投诉人说不清楚,李师傅也不认可,没有相关证据,我们就会给他终止,李师傅这个投诉不成立。
事到如今,总算是有了结果,可李师傅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干的是服务行业,希望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出租车上没有GPS,也没有监控,一旦被投诉,只能看管理部门怎么判,可出了这样的事,让他今后,怎么能对管理部门有足够的信任呢?
记者专门咨询了交通稽查的专业人士,他们说目前投诉问题在取证上的确有难度,对投诉电话的受理也没有统一标准,只要有投诉,就要先调查驾驶员,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乘客的利益,但对驾驶员来说,合理吗?什么时候能出台一个针对出租车管理双赢的办法,那才能真正实现了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