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库房放着啥?非法美发产品被查扣  13-01-25     视频长度: 00:12:03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临近春节,爱美的女士又到了扎堆美发的高峰期,可市民刘女士要给大伙提个醒,理发店里的那个烫染产品,你可要看清楚了,很多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主。

说话的这位刘女士,在美发行业干的年头久了,她发现,店里使用的进口烫染产品,有很多身着洋外衣,但实际上都是些来历不明的冒牌货。商家之所以昧着良心赚黑心钱,就是瞅准了中间巨大的差价。

刘女士说,出于好奇,她平时就常留意送货车的行踪,结果发现,这些车辆经常在德兴路上的一处大院进出。这个大院里究竟藏着什么买卖,就不得而知了。如果特攻记者感兴趣,可以亲自去看看。为了验证刘女士的说法,记者一早就赶了去。

货车就停在门口,为啥有顾客上门,对方却冷面相对,记者本想进屋看看里面的情况,旁边一位姑娘,赶忙把记者叫了回来。

没等记者多说话,对方直接关上了铁门,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记者决定根据对方提供的名片,先到崂山区的公司总部了解情况。

见有大客户登门,这家美发用品公司的工作人员格外热情,一边给记者介绍产品种类,一边拍着胸脯保证,我们公司的产品绝对原装进口。

在旁边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近百种美发用品,记者随手拿起一瓶看看,发现产品外包装上印的都是韩文,压根找不到一个中国字。这样的产品,是怎么入境的?

根据相关法规,进口到国内销售流通的产品,在通关时必须有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而这家句叫艾唯雅的美容美发用品公司,产品自称全是原装进口,可外包装上却找不到任何中文标识,难道真像刘女士所说,这些产品的出处,有猫腻?离开这家公司后,记者再次赶回德兴路。恰巧碰见有辆小轿车,正在门口装货。

前后装满了五六件货后,小轿车开出了院门,沿着福州北路一气开到伊春路,在一家美发店门口停住了,中年男子从车上下来,提着一箱货,直接进了美发店。记者赶紧跟过去。

中年男子收完货款,很快又开车赶到了台东和中山路一带,陆续放下了几箱货。

打开这些刚刚送来的货箱,记者发现这里的产品,和之前在公司柜台上见过的几乎一样,全都没有中文标签和说明书,而且产地标注都是韩国。看来,德兴路上的这处库房,确实藏了不少秘密。与此同时,守候在原地的另一路特攻记者设法进入了院落内,走进库房,一探究竟。

围着库房转了一圈,特攻记者发现,这处400平方米左右的库房内,堆了成箱的货物。记者心里有些纳闷,即然这些货物全是从韩国原装进口的,为啥工人们还要忙着逐箱分装,这里边,究竟藏着什么猫腻呢?

到底有没有猫腻,我们没法下定论,我们记者把情况通知了执法人员。

现场确定这些工作人员已经在仓库里忙碌起来后,记者立刻拨打电话联系四方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很快执法人员赶到了现场——德兴路65号。

看到执法人员突然出现,工作人员马上停下了手里的活。

在现场,执法人员发现了当天的发货单和客户明细,这家生意看样做的还不小。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国多个省市、几百家公司都从这里进货,多的一笔就有五千多块。再看看这间大约400平方米的仓库,里面堆的满满当当,少说七、八百箱美发用品。

仓库里的产品除了四、五箱是潍坊生产之外,其余的外包装上满是韩语,并且明确标准是韩国制造。这又怎么解释呢?

负责人说,这里的每一类产品都有中文标贴,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张贴,如果客户不需要,他们也就省了这道工序。而按照我国相关法规,进口产品在进关前,就必须在外包装上粘贴中文标识。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程序,这些没有中文标识的美发产品是不可能入关的。那么,它们的出处,究竟是哪里呢?

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这些产品压根就不是什么韩国原装,而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厂家就在潍坊青州。

负责人说,他们这里一共有两种产品,一种韩国生产,一种青州生产,但两种产品在外包装上没啥区别,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来。

原料从哪儿来,自己说了算,分装装进去了什么东西,也没人知道,只要表面文章做的好,就能一本万利,买卖兴隆了?这家公司,如意算盘打的还真够精的。

现场检查中执法人员还发现,有些产品甚至没有生产日期和生产地址。

面对镜头,负责人始终支支吾吾,等记者放下了摄像机,这位才神秘兮兮的,道出了隐情。

负责人说,在青岛,象他们这样的公司还有10几家,不少美发店偏偏就是相中了这种贴着洋标签的国产货,低价购进,高价卖出,牟取暴利。目前,工商执法人员已经将现场的800多箱货物查扣并立案调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