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小路,欢迎收看生活在线,主播关注,今天我想说说怎么看待“死也要死在编制内”这句话,这话是因为去年10月哈尔滨招收448名事业编的环卫工人引发的,报名的40%是本科,拥有研究生学历的29位,最近选拨完成,工人们纷纷走上岗位,一位落选的大学生就表示,不会放弃,继续考试,死也要死在编制内。为什么青年人这么留恋编制?我觉得不应该问年轻人,而应该问问编制。
环卫工的工资不吸引人,但是环卫工有编制,可以转管理岗位啊,而背后的户籍、养老、医疗、孩子入学那是一系列福利政策,哪一样不吸引人呢?不说别的,90年代中期咱们就取消了福利分房,但是国内大多数城市的政府部门,仍然只要排上队,就能买到所谓成本价的房子。
公务员、事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成为年轻人眼中的香饽饽,固然可以理解为年轻人惰性增加,但是,更应该警醒,是这些部门的稳定红利和福利,成为了“体制惰性”。年轻人,谁喜欢碌碌无为度过一生呢?但当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也要为了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累得没有一点生活质量的时候,我想不管它是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