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节目里说了,即墨的张先生,因为儿子坐幼儿园“校车”受伤,去找幼儿园索赔,没成想钱没要着,却招来一顿打,张先生的父母也受伤住进医院。这件事的导火索是“校车”事故,这也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乡村幼儿园接送孩子的车辆。
幼儿园“校车”侧翻后,五岁鹏鹏身上的伤痕还未平复,孩子的父亲、爷爷和奶奶,又被打伤住进医院,如何才能讨回公道,下午两点,记者赶往即墨龙山派出所了解情况。
事情得从去年7月17号说起,当天早晨,五岁的鹏鹏坐校车上幼儿园,半路车辆侧翻,鹏鹏头部、胳膊多处受伤。而幼儿园园长交上一万六千元的治疗费之后,就不再露面了,可鹏鹏后续治疗,还需要七八万的费用。多次协商未果之后,上周六,张先生和鹏鹏的爷爷奶奶,再次到即墨上夼幼儿园讨说法。结果,却招来了一顿打。
一家五口四口受伤,随后,记者跟伤者家属找到上夼幼儿园。
今天,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上夼幼儿园园长周女士。
上夼幼儿园有两辆微面,用来接送孩子,园长周女士说,翻车事故发生以前,她觉得幼儿园负责接送,有利于招生,家长也普遍觉得方便。出事之后,周女士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打架致人受伤,有公安部门负责处理;幼儿园的校车隐患,又该怎么消除呢?记者找到即墨市教体局。
开通校车必须通过教育和交警等部门的严格审核,上夼幼儿园接送孩子的两辆面包车,并没有经过相关审核,属于非法运营,正是这种不规范的校车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也对最终事件的处理设置了障碍。
个人车辆用于校车接送学生,假如有举报的,教育部门才会过问;如果没人举报,谁也不会主动干涉。那么,非法校车如何监管呢?只能依靠举报才能解决问题吗?龙山交警中队民警给记者道出其中的隐情。
因为不是村村都有幼儿园,孩子小、距离远,家长每天接送很是麻烦,部分幼儿园就瞅准这个商机,买个便宜的面包车,老师或园长充当司机,负责接送孩子,以此招揽生源。上夼幼儿园,就属于这种情况,其中的隐患不言而喻,车况没保障、司机车技没保障、车上乘客保险没保障,诸多问题为类似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交警执法人员说,目前他们还没有核实,上夼幼儿园用来接送孩子的面包车,是否经过座位改装。从登记信息上看,摔伤鹏鹏的面包车,作为普通车辆没有太大问题,但用作“校车”,绝对不行。上夼幼儿园车辆摔伤孩子,进而引发流血事件,不该只留下一声叹息。谁来给乡村校车绑好“安全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