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在家里,很多人都是眼睁睁的盯着,就怕,一会抓了热水壶,一会再摔一下,可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因为种种原因,孩子没家人照顾,就得另想办法,托管班应运而生,把孩子送到这,做家长的心都揪揪着,刘先生就是担心什么,来什么,6岁的儿子就在托管班破了相!
刘先生掀开儿子额头上的纱布,只见一道四五公分长的疤痕,从前额一直延伸到眉骨,触目惊心!
刘先生在小鲍岛美食街里经营一家面馆,平时生意比较忙,没空照顾上一年级的儿子,就把他送进了附近一家名叫“青岛育才艺术画院”的托管班。
托管班一月一收费,每月400元,可没想到12月的费用刚交上,第二天,一向懂事听话的孩子就出事了。
顾不得多想,刘先生赶紧和赵老师一起,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孩子额头处的伤口很深,需要缝合处理,整整十一针,缝在孩子脸上,疼在父亲心里。清早出门时还好好的孩子,怎么就给伤的破了相呢?
六岁的孩子,对于发生的自己身上的事还无法描述清楚,赵老师的解释又模棱两可,刘先生一肚子的问号,无处解答。更让父母难以接受的是,孩子出事后,托管班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
为这事,刘先生没少和托管班交涉,可对方态度很坚决,孩子是自己撞到小区通道的门帘上受的伤,赔偿问题得找物业。
托管班方面一边撇清自己的责任,一边忙着整理文件告物业,可刘先生心里,却越想越不对劲。
托管班的消极态度让刘先生无法接受,孩子是在托管时间里出的事,怎么负责老师,就给不出个说法呢?
脸上缝了十一针,这当时得是个怎样的力道啊。以后会不会留疤呀,孩子的心灵会不会也留下疤痕呢?
刘先生的儿子到底是怎么受的伤,事发当天的真相是什么,托管班老师那边又将做何解释呢?接着往下看。
在电子信息城三期正门与便利店之间的过道上,有一个挡风的帘子。托管班赵老师说,孩子的脸就是被这个帘子划破的。
棉帘子划破脸?这个说法刘先生怎么也理解不了。紧挨着棉布帘子,还有个卖快餐的摊位,要不咱问问摊主当时的情况。
摊主大姐很肯定,从没见过有孩子在这儿划破脸。刘先生也认为:如果孩子真是在这儿受的伤,恰好又是午饭时间,人来人往的,不可能没人看见。就在这时,物业经理孙先生也过来了,对于托管班赵老师的说法,他显得挺气愤。
事后孙先生也曾仔细检查过棉布帘子,发现上面并没有金属之类的硬物,而孩子当时脸上的伤口很深,差点伤到骨头,出了很多血,奇怪的是帘子上却一点血迹也没有,种种疑点让他无法相信,托管班老师说的话。
看来,要想弄清事实真相,还得找到托管班的赵老。中午11点,记者和刘先生一起来到吉林路41号2号楼,这家叫“青岛育才艺术画院”的托管班。
通常这个时间,托管班的赵老师都在,可今天,记者和刘先生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声。或许是赵老师提早出门接孩子了?得,咱等会儿再来。中午12点50分,记者和刘先生再次来到托管班,可屋里仍然没有人,再打电话试试。
回台后,记者用办公电话再次拨打赵老师的手机,这一次,电话接通了。
听上去,托管班的赵老师挺通情达理的,不过直到节目播出前,我们也没等来赵老师的电话。开门做生意,又是干这样一个需要极强责任心的买卖,首先要有的就是爱心,一个可爱的孩子在托管班伤成那样,难道作为管理者不觉得心疼吗?希望大人们一起努把力,把孩子心灵的伤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