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二连三发生的急救车被堵,导致伤员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的新闻,在全国引起一番大讨论,一些大中城市交通压力的与日俱增,急救车、哪怕是有警车给开道的,都屡屡身陷堵途,这些特种车辆都没有人肯避让,谁还能为我们开辟一条生命通道呢?
这个场景,大家都不陌生,警车开道,后面的急救车上情况一定很紧急。刘师傅是即墨一家机械厂的工人,干活时发生意外,一只铁片飞出扎中眼睛,虽然在当地医院进行了简单包扎,可由于伤势过重,眼睛还在不断往外渗血。为了保住刘师傅这只眼,厂里的同事正带着他从即墨赶往青医附院。可刚下八号码头,就被眼前拥堵的交通给愁着了,这才报警求助。
一路上有警车鸣笛喊话,刘师傅的车跟在后面,最快的时候能跑到六七十迈,二十分钟后,到达青医附院。由于抢救及时,刘师傅的眼睛算是成功保住了,可现实中,并非每个人都能像刘师傅这么幸运。
12月18号,重庆一对夫妇,抱着一名病重婴儿送医院抢救,求助警方护送,可重庆警车开道时,前方却无车避让,在路上走了四十分钟才到医院,可孩子最终因为抢救无效身亡。
还有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的,北京救护车被堵事件。一辆救护车在不到三公里的道路上,足足走了40分钟,车上的一名车祸伤者因延误救治,不幸在救护车上去世。
120急救车被堵,是常有的事,可即便有110警车护送,情况也未必好到哪去,在拥堵的交通和没有素质的司机面前,同样是插翅难飞。
是啊,一旦被开了罚单,即便理由再充分,可行政复议一套程序走下来,也够麻烦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情况下,很多车即使听到后面的警笛响个不停,也不会主动让道。有人提议,别的城市有应急车道,咱能不能也学一学呢?
用上直升机,这个想法也太不现实了。不过1月1号即将出台的新法规中有明确规定:驾驶人如果不给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按规定让行,将被扣3分。可是如何执行,谁来监管,还是个问题。有市民说国外有些做法,可以值得借鉴,譬如,在急救车辆上加装摄像头,解决取证难问题,提高其威慑力;或者是明确规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因避让急救车辆而违规,可以免责,解除司机的后顾之忧等等。总之,要增强司机们对急救车辆的避让意识,还是要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