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的老陈,半个月前在开发区的一处工地打工,祸从天降,一辆拉着路沿石的拖拉机,从他身上撵过,老陈浑身多处受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老陈伤身又伤心。
上午,在黄岛中医院的骨科病房,记者见到了受伤的老陈。老陈今年62,莒县人。9月初,他跟着堂弟来到管家楼一处新建工地打工。9月10号上午十点,他和几名工友在搬运路沿石时,发生了意外。老陈说,事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当时工人都知道车况不好,但工头段某为了赶进度,把司机推到一边,亲自上阵,结果招来横祸。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等大伙回过神来,老陈已经躺在血泊中。随后,老陈被紧急送进医院抢救。工地包工头也赶到,并垫付了部分医药费。老陈的家人告诉记者,经过医生诊断,老陈耳后撕裂缝了六针。肋骨多处骨折,脊椎有损伤。需要手术治疗。
包工头段某的表态,让老陈一家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可谁想到,一个星期后,段某在垫付了6000块钱的医疗费后,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从住院至今已经半个月的时间,老陈已经拖欠了医院1000多块的医药费。手术急等着用钱,可是以老陈家的经济状况,实在拿不出钱来。老陈觉得,既然是在工地受的伤,工地就应该负责到底。记者在老陈堂弟的带领下,来到当初发生事故的地点。在现场,记者没有见到负责人,老陈的堂弟告诉记者,段某只是名义上的包工头,真正给大伙发工资的,是一位姓刘的包工头。
刘某在电话里说,他现在人在聊城,具体情况他不了解。那么,老陈的伤,到底该去找谁呢?这个姓刘的包工头究竟和建设单位是什么关系?又该谁为老陈的伤情负责呢?记者决定刨根问底,弄个明白。
躺在病床上的老陈,病情一刻也不能耽误。那么,谁该为老陈的伤负责呢?记者和老陈的堂弟,一起找到了工程的建设单位,也就是甲方。这位头也不回的走了,整个办公室里空空如也,直到下午一点钟,甲方的一名工作人员,总算是露面了。这位工作人员说,老陈在工地上受伤的事情,他早有耳闻。但对老陈受伤负责的,不应该是甲方。老陈是跟着那个姓段的包工头干活,究竟这位段某是乙方施工单位的人,还是乙方又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他们也不清楚。记者找了一圈,不但没有人出面为老陈受伤负责,相反,老陈的堂弟还意外接到了老陈女儿打来的电话。老陈在工地上受伤,应该属于安全事故。那么,这起事故开发区安监部门知道吗?工地的甲乙双方,按照规定上报了吗?记者拨打了青岛市安监局举报热线。就在此时,这起事故的另一方,也就是开车压过老陈的段某,出现在记者面前。
段某名叫段洪刚,也是在工地上打工的。他说,出事后,他们积极为老陈治疗。既然是积极治疗,为什么老陈还会因为缺钱做不上手术呢。就在记者和段先生了解情况时,开发区安监局的执法人员赶了过来。更不可思议的是,此时,刚刚电话里还自称远在聊城的刘某,也奇迹般的出现了。记者了解到,老陈的这起安全事故,施工、建设单位并没有按照规定上报安监部门。包工头刘某所在的公司,名叫“青岛峰瑞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开车压人的段某,是公司的一个小包工头。老陈就是跟着段某干活。但记者发现,段某根本没有承包工程的资质,说白了,无论段某是不是包工头,他和老陈都是刘某所说的“青岛峰瑞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的工人。究竟谁该为老陈的伤情负责,安监部门正在调查。
人命关天,伤情耽误不得,希望事情能够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