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未来路漫漫  12-09-02     视频长度: 00:05:07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如果不是医学上那一纸诊断书,我们实在不愿意相信,镜头前这一个个天真无邪的笑脸,都有着“特殊儿童”的标签。融合教育是一种好方式,可又有多少普通儿童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心肝宝贝送到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里,伴随特殊孩子们共同成长呢?琦琦和尧尧,都是健康正常的孩子,在幸福之家里已经度过了近两年的快乐时光。当初选择让孩子来这里读幼儿园,两位妈妈可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

妈妈们担心:自闭症的孩子,大都有暴力倾向,会不会伤害到自己的孩子?他们一些古怪的行为习惯又会不会被模仿学习?经过反复的考察,最终,两位妈妈把孩子送到了幸福之家。而两年来,琦琦和尧尧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细微变化,让她们倍感欣慰,看来,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这间教室的墙面上,贴满了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就在上个月,“幸福之家”送走了第四批共22名毕业生。普通孩子们都被附近的几所小学录取,还有几位恢复情况极佳的特殊孩子们,也拿到了普通小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刘树芹看来,这些年,如果没有健康孩子家长们的信任和支持,“幸福之家”就不会走到今天。

“融合教育”的理念,最早起源于台湾。刘树芹说,从2005年接触到第一个自闭症儿童,到2007年幸福之家正式成立,再到“融合教育”慢慢被更多的人了解认可,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不堪回首。再后来,为了吸引更多的正常儿童进入“幸福之家”。刘树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免去正常儿童的所有入园费用。如今,六个班级、九个单训室、感统训练室、多功能教室、奥尔夫音乐教室,外加38名专业的特教老师。现在的“幸福之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眼下,她仍然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难。融合教育的形式,还有待权威部门的认可。而“幸福之家”,也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后盾做支撑。未来,“幸福之家”的创始人、守护星星孩子的刘妈妈,也有一个最大的心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