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作坊里产出“黑”米线 执法人员查封  12-05-31     视频长度: 00:05:06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说起食品安全,现在已是政府重视、百姓关心的大事,但是,一些不法业户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顶风而上。热心的刘先生反映说,在他们村新近搬来一家加工厂,白天悄然无息,晚上机器轰鸣,透着一股神秘,冲着这股子神秘劲儿,特工记者潜伏了两晚,总算摸到点门道。

刘先生所说的加工点就在即墨市邢家岭村,白天安安静静,到了晚上,就灯火通明,凌晨两三点,还有面包车从厂区内将一包包的货物运走。刘先生说,加工点所在的这个工厂正在施工,根本就没投产,为什么有人半夜三更的忙活?特攻记者决定摸底调查一番。

厂区四面高墙林立,门口还有专人24小时看守,因为天黑,记者无法进到厂区,不过透过房顶的排气孔,记者发现,这处加工点大约三四百平米,一边堆满货物,一边忙着加工,四名工人不断地将泡好的面粉和大米搅拌,并将吐出的粉条进行晾晒。大约凌晨四点多,一车送货的面包车开进厂区内。半小时之后,满载货物,驶出大门。

在路边,早有一辆车牌号为鲁B93S03的白色面包车等候。两辆车车尾相接,开始倒货。就在此时,一辆三轮车也开了过来,看样子,是约好了时间、地点。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两辆面包车上的货物全部倒完,后来的面包车,开足马力疾驰而去。

送货的面包车,还不止这一辆。通过跟踪,记者发现,这处加工点除了将生产出来的米粉分发给前来接货的货主外,还有一辆专门的面包车,将货物送进城阳大润发、崂山乐天玛特和浮山后卜蜂莲花等大型超市附近的米线店里,直到中午十一点多,面包车才陆续返回加工点。为了查清里面的情况,记者跟随着这辆送货车进到厂区。

记者发现,仓库里堆了满地的塑料袋,里面装满米线。这些米线共有四种颜色,工作人员说,黑色的叫“卡条”,是东北特色,其他三种颜色的米线,一天能生产两三千斤。

见有生人突然上门,加工点的工人格外警惕,虽说正值中午,加工点内并没有生产,可工人还是不肯让记者靠近。不过记者发现,这处加工点内,除了生产米粉必须的大米和面粉外,地上还摆放着一袋袋粉未。记者想多打听打听,可工人始终不肯多说。晚上十点多,瞅着加工点又发动了机器,记者赶紧电话联系了即墨食安办,工作人员迅速组织公安、质检和工商执法人员,赶来现场。

原本正常的大米和白面,为啥会加工出五颜六色的米粉?这些成袋的粉未,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加工点工人个个不愿开口。老板出差在外,现场又提供不出任何手续,执法人员决定,先行查封,待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再做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