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关注食品安全,《生活在线》一直在行动,青岛也曾经提出口号:食在青岛最安全,但是,食品监管的漏洞和非法加工窝点仍然不少,今天,《生活快线》就报道了一个淡水鱼有异味,但是查到销售摊点却没有任何进货凭证的事。在两会上,对于黑作坊、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代表就提出了不少建议。
黑作坊既没有合法经营证件,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再加上环境的“脏乱差”,非法食品加工,已经成为一个隐患重重的地下产业,直接威胁到百姓的餐桌安全。
李其温代表认为,黑作坊之所以生命力顽强,还在于我们治理打击的拳头,力道出得太轻,太散,正是因为违法成本低,有些人才会铤而走险。
此外,黑作坊的流动性大,加工场所隐蔽,给执法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常常出现“执法部门打一枪,黑作坊就换一个地方”的情况,事后监管往往事倍功半,只有从源头上抓起,才有可能起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