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儿子拆老屋 八旬老人想回家  12-03-09     视频长度: 00:10:31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再说说胶州86岁的王奶奶,心里的憋屈事儿。膝下四个闺女轮番对老人尽着赡养义务,唯有那根独苗大儿子,伤了老人的心,不但不养老母亲,连老屋都给拆了,现在,王奶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就有一个愿望,能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家,而这条回家路只有一个字来形容——难!

人之将老、叶落归根,尤其是在生过一场大病之后,对86岁的王玉兰来说,这个想法更是日益强烈,可是……

王玉兰本是胶州市胶西镇胜利庄村人,膝下有一儿四女五个孩子,打从14年前老伴去世之后,她就搬到了小女儿家。王奶奶嘴里的他,就是大儿子汪德聚。人都说母子连心,家里这唯一的独苗,为何要这般对待老母亲?老人连连叹气,其实,这个儿子,不是我亲生的。

那是1950年春天,由于前夫去世,王玉兰带着年仅三个月的大女儿改嫁给了家住北关大杨戈庄村的汪云祥,而汪德聚就是汪云祥的大儿子。

王玉兰说,老大虽说不是自己亲生的,但自己一直把他视如己出。嫁到汪家后不久,一家人就搬到了胶西镇胜利庄村,又陆续添了三个闺女。起初,家里的日子也算和美,可过了十几年,孩子一个个都大了,这个家里的气氛,慢慢起了变化。

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全家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辛辛苦苦到头来也填不饱肚子。王奶奶回忆,也就是打那时起,大儿子和一家人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在几个闺女的记忆里,大哥除了犯浑谩骂父母,似乎就没干过别的。而让大家最寒心的,还是父亲汪云祥去世时发生的事情。

为了老母亲能过个安生日子,一家人商量过后,王玉兰就被接到了小闺女家,一住,就是14年。

用小女儿的话说,老人的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大哥那边的反对。老屋已经没了,被大哥一家种上了庄稼,想盖房子,人家就是不同意。

王玉兰说,老屋虽然已经没了,可宅基地还是老伴汪云祥的名字,她想让几个闺女出钱给她盖屋,这样自己还能住的踏实一些。小闺女说,去年9月份自己就替老母亲跟村里打过申请,村里也同意他们盖屋,可由于大哥一家人的反对,事情就搁置了下来。

眼瞅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盖房子的事却迟迟没有着落,王奶奶吃不下,睡不着,日夜寝食难安。

故事到这儿肯定没有结束,老人找到我们就是想要寻求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先休息一会儿,想个好办法,争取帮老人回到她那个思念已久的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