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注的是食品安全问题。这已经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可有些不法商贩依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采取种种手段隐藏黑加工点,加工不合格的食品销售,给百姓的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3月4号,《生活在线》接到一位市民举报电话反映,在庞家村有肉制品黑加工点,而且不止一处。
知情人刘先生说,这个加工点雇佣了四名工人,每天按时开工,加工的肉制品多达十几种,不光环境脏乱不堪,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更是让人不放心。
刘先生说,这处加工点每天都是大门紧闭,生人很难进入。难道就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一探究竟了吗?3月5号,特攻记者冒雨赶往庞家村,在村前的一条胡同内,记者发现,有工人正不断地往室内搬运货运。记者赶紧跟了过去。
在靠墙的一角,堆满了刚刚做好的豆腐干,可记者观察了半天,也没发现加工肉制的工具。怕打草惊蛇,记者转身离开了小院。就在这时,不远处的一辆货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货车倒进一处小院里,司机下了车,记者跟上前,阵阵的煮肉香扑鼻而来,看来,这里就是一处熟肉制品加工点。
反复敲门几次,里面始终没人应答,不过在门口的这辆货车上,记者发现了三、四十袋子里,装满了猪皮和下货,为了一探究竟,记者靠近加工点的排风口,往里看。
透过这处排烟口,记者发现,屋里的两口大锅正冒着热气,穿着胶靴的工人在不断地往锅里添加东西。记者在屋外一直等到下午五点左右,一名中年妇女才把铁门打开,货车上的货物,被一袋袋搬进了加工点。
一处看上去不太起眼的村庄,到底暗藏了多少个加工点?围着村子记者转悠了半天,发现不少农户家中都冒着热气,而看见有人敲门,个个都很警惕。这些神秘的加工点都是做什么的,加工出来的产品又售往何方?记者决定,蹲点守候。
第二天凌晨二点多,终于,在靠近村前的这处加工点里,一辆装满货物的面包车,开出了院门。
面包车出村后,直接上了城马路,驶过一个桥洞,而后一路向城阳肉类批发市场开去。记者一路跟随,发现车上的货物被送进了熟食一条街东端的一个门头。等待货物全部运完后,记者以买货的名义进店打听价格。一进门,一名中年妇女就与记者搭起话来。
在小店里,记者看到,运进来的猪肝、猪肺,足有七、八百斤之多。两男一女正根据一张张单据上的数字,把猪肝、猪肺挨个过秤,再装进塑料袋。
老板说的话是否属?记者决定再走走看。离开这家店铺,在熟食一条街的周围,记者找了一圈,也没发现另一家加工点牌照为鲁B995W0的小货车。正当记者准备放弃时,忽然发现街对面的一个偏僻处,一辆小货车正在卖货,上前一看,车牌照果然是鲁B995W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