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血遇寒流 血源供应严重不足  11-12-04     视频长度: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无偿献血,是一项家喻户晓的公益事业。可从今年以来,这项利人利己的公益事业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尤其是在网络里流传的一些负面报道后,似乎更加剧了这种影响,作为献血先进城市的青岛,最近也开始遭遇血源紧张的情况。包先生家住市南区,两天前朋友出车祸进了医院,经过检查,手臂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既然这样,那就赶紧做吧,可谁知,医护人员一句话,给大家来了个措手不及。包先生:做手术需要用血,过来一个护士跟我们说,安排你们家属去献血。

安排家属献血?包先生有些纳闷,这是为什么呀?医生说,这种方式叫互助献血,就是依靠家属亲友等贡献的血量,来交换出患者手术时需要使用的鲜血量,不过这种要求,并不是针对全部患者。而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由于受到储备量的限制,只能采取互助献血。医生:就从今年开始,以前用几千毫升也没事,血库有血,现在马路上的献血车的都没有人献血,血库采不来血,各大医院都这样。事实是否如这位医生所说,记者随后走访了市内两家大型综合医院青医附院和市立医院,提起现在的供血情况,工作人员都是眉头紧锁。和市立医院相比,青医附院所需的供血量相对要更大一些,形势也更加严峻。而有时,就连当天的血量需求,也难以满足。

孙主任说,青岛出现血源供应紧张的情况是从今年8月份以后才逐渐显露,而早在年初,类似状况在国内几个大城市就已经出现。青岛的血源供应情况的确是不容乐观,之后,我们记者走访了几辆献血车,那里又是一番什么场景呢?

献血量跑不过用血量,血源紧张在所难免。医院如此捉襟见肘,实在有些出乎记者的预料。如今,城市里固定的献血点到底冷清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人们义务献血的热情突然降到了冰点,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原因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从医院出来,记者来到了停在东部佳世客附近的采血车,不知是不是中午的原因,车上冷冷清清,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在整理资料,打扫卫生。不光这个采血点,其他几处的情况也不乐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的李主任告诉记者,按照往年的统计,血站储备大部分的来源都是来自街头群众的义务献血,此外还有少部分的团体献血。而从今年开始,尤其是到了下半年,街头采血却突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街头采血为何会突然出现这么大的缺口?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前来献血的小徐。小徐说,这是自己第四次来献血,以前平均半年多就要献一次,可这次献血却间隔了两年,而且来之前,还有些犹豫。

小徐说的影响,就是指网络上的一些报道。从四川出现的“血浆浇花”事件,到“郭美美”事件以及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微博中质疑“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红会从中牟利”。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让人们对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的信心,产生了动摇。同时,无偿献血是否安全、使用渠道是否可靠这些曾被人们质疑过但早已澄清的问题,又被重新翻了出来,使得本就十分脆弱的公益事业更加举步维艰。来源渠道不畅通,存量自然就跟着紧缺。杜主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基本用血分为A、B、O和AB四种血型,按照正常预算,每天每个血型的用量需要80到100个单位。如果照7天储备量来说,血站现在应该存储可用血源至少达到2000个单位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字,就意味着进入了紧急状态。

杜主任说,近两个月来血站的储备几乎每天都卡在三级警戒线上,有的时候甚至到了2级,虽说紧急用血暂时还能应付,但要满足全部需求,就力不从心了。

公众冷漠情绪蔓延、献血者热情下降,无偿献血这一人人相互扶持、相互救助的社会公益活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我们不能想象,如果没有血,后果会如何,受害者不仅是临床需要用血的患者,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李主任说,在团体无偿献血中,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算是主力军,但受季节性影响却比较大,每年的一二和七八月份,是高校放假的日子,这时,血库里存量的“寒暑假”也会随之而来。为了缓解医院用血的紧张状况,从今年九月份开始,中心血站经过与青岛市各家医疗机构的沟通,开始采用互助献血。

孙主任说,互助献血也属于无偿献血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早在两年前,互助献血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就已经开展。而在青岛实行两个多月来,对于缓解用血紧张,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倡导这种方式,今年十月份,省卫生厅下发文件,里面第二十四条规定:当血源供应紧张时,在保障紧急用血的前提下,可优先保障持有无偿献血证书和亲友互助献血患者的临床用血。孙主任说,即使患者家属不理解或者确实找不到合适的互助献血对象,根据病情需要也会照样安排患者用血,不会延误治疗。但要让血源库重新充足起来,单单靠互助献血,恐怕不是长久之计。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人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无法用金钱来形容,也许您今天献血救他人,以后一旦自己或亲属得病,又会得到他人的帮助,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和人道友爱的精神,如果身体情况允许,这种精神值得发扬下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