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里岔一位又聋又哑的七旬老人,状况也很凄凉。孤苦无依地住在一间四处撒风的棚子里,这两天外面的寒风飕飕地刮,老人就跟嚼了冰溜茬子似的,那啥滋味呀,只有自己心里明白。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胶州里岔郭家洼村,眼前这个棚子狭小低矮,77岁的肖永坤蜷缩在里面,连翻身都很困难。
肖永坤的身世如何,他的晚境怎会如此凄凉。从他侄子一家人的口中,记者打听到了大概。侄媳妇说,二伯自幼残疾,又聋又哑,家里只有父母和哥哥,后来哥哥成家立业了,肖永坤就一直和父母亲一起生活,7年前二老相继去世,留下了孑然一身的肖永坤和三间老屋。就这样,70岁的肖永坤守着老屋孤独的生活着,平日里指着低保,再加上侄子一家时不时的过来照顾着,生活过的也算安稳,可就在去年,这仅有的一份安稳却被一场风雨无情的夺走了.由于年久失修,老房的身子骨彻底的垮了,看着又聋又哑的老人蹲在墙根底下抹眼泪,凡是路过的都忍不住鼻子发酸。看出二伯对老屋百般的不舍,侄子决定帮老人重新盖起新房。今年春节过后,一家人在老屋后面的空地上打起了地基,砖瓦备料全都买好了,却被村主任叫停了。
新房不让盖,那就在老房基上翻新吧,坍塌的地方要是能修好,老人不也还可以进屋住吗。盖也不行修也不行,一家人把情况反映到了镇里。可一年眼瞅着就过去了,至今也没个说法。没办法,侄子一家用木片和塑料布在老房的院里给老人搭起了一个棚子,从此老人吃住就全都窝在棚子里。要是天气暖和,老人住在棚子里也无大碍,可眼下气温已经接近零度,大冷的天,老屋又颤颤巍巍的,侄子一家实在担心老人的安危。上了年纪的老人跟孩子差不多,需要格外的关心和照顾,这样的环境,别说住了,就是在里面呆上一阵儿都能冻得透透的,老人的安危确实挺让人揪心,到底怎么才能说动老人离开,又该谁来管管他呢?
老屋倒塌了一年,77岁的孤寡老人在棚子里住了一年,盖房的事情为什么会被叫停,侄子一家说的这些困难,村里镇上难道真就没人管了吗?按照老人侄子一家的说法,为了给老人一个容身之所,他们只想按照老人房产证的面积,要么重新盖房要么修起老屋,这两个要求为什么会被叫停呢。前阵子村里改选,当初提反对意见的村主任已经不干了,记者想去问问,可家里大门上着锁,老人的侄媳妇说,这事现任村主任也知情。新上任的村主任也没见着,得,还是去里岔镇打听打听吧,给老人盖个房,到底卡在哪儿了?
镇建设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他们并没有接到肖永坤老人关于老屋修建的任何申请,由于没有审批,老人的侄子就不能私自在屋后盖房。根据相关规定,肖永坤老人的房子可以重建也可以翻新,但前提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层层审批。莫非就是因为这个程序问题,老人就只能一直住在棚子吗?镇里的工作人员说,老人的情况他们都知道,多次想把他接到敬老院去,可老人就是不答应。看着老人执拗的蹲在院里,又无法正常交流,大伙都挺着急。最终,工作人员又拿出了两套方案。随后,记者和老人的侄媳妇一起陪着老人看了看村里给准备的八间空房,房子是现成的,如果老人点头,立马就可以拾掇拾掇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