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市民苏福海就委托朋友给我们打电话说,他被骗了,而且很惨,马上就要无家可归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苏福海今年64岁,住在浮山后一小区一单元301,听力和语言表达都有障碍,记者试着交流了半天,还是没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只能请了解详情的林先生帮忙。林先生说,在四五年前,苏福海打工时,认识了一个同样是聋哑人的老陈,这个老陈似乎很有能耐,在四方开了一家工厂,自己做老板。这么高的利息,让苏福海动了心,2009年2月27日,跟老陈一起去把房子做了抵押,26万归了老陈,当时说好,2010年2月26日还钱,同时把房子解压,可是日期到了,老陈不仅没还钱,又以资金周转不开为由,在2010年11月和2011年1月,分别向苏福海借了1万元和8万元,加上利息,这下总共欠了苏福海38万多。但这笔钱,从此就变成了一个空数,直到有一天,银行的工作人员找上门。
银行的态度很明确,不还钱,就要通过法院收房子,这下苏福海急了,把老陈告上法庭,可官司赢了,钱还是要不回来。人跑了,财产没有,无奈之下,苏福海想通过两人共同的聋哑朋友,打听老陈的下落,可这一联络,才发现,即将无家可归的,还不止自己。对于房子抵押的事儿,他们都知道,也是一起去的,可房子是怎么过的户,就不知道了。说归说,可大伙手里基本上都没有借条,也没有跟老陈签过什么书面的协议,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房子是怎么抵押的,钱又到了谁的手里,只有等这个老陈出面,才能说清了。眼下,银行和民间借贷的人,三天两头的上门催,法院也受理了部分起诉,大家伙不知道,住了许多年的老房子,还能再住多久。人心叵测,动钱的事,千万大意不得,更何况,这种天上掉的馅饼,八成里面陷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