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有个“青岛村” 他们选择落叶归根  11-10-06     视频长度: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今日 正文
  
滚动

国庆期间,《今日》记者异地采访的系列报道《济宁有个“青岛村”》,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当年赴济宁援助建厂,退休后又回到青岛的老人们,立即与栏目取得联系。他们说,在电视上看到了当初一起奋斗的同事,还有济宁那片熟悉的地方,感到非常温暖和亲切。这几天,随着《今日》节目的播出,许多往事又清晰地重现在他们眼前。昨天,68岁的王国栋又回到当初的青岛国棉七厂,这里已经没有了厂房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居民小区。

1966年,23岁的王国栋刚在国棉七厂工作了两年,就接到了去济宁援建工厂的任务。王国栋原本的任务,是在济宁安装机械设备,等到新厂建成后,就回来青岛工作。但在这期间,他在厂里认识了后来的妻子曹蓉,两个同在异乡的年轻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第二年两人便在济宁登记结婚。在简单却温馨的新房里,王国栋的两个女儿相继出生,从小她们就知道自己的家乡是青岛。后来,王国栋当上了济宁棉纺织厂的车间主任。在记者翻拍的老照片中,他一眼就认出了当年表彰先进车间的这张,因为最中间领奖的那个人就是他自己。两个女儿长大了,她们大学毕业后,都回到了青岛工作。1998年,退休后的王国栋和妻子,落中归根。当王国栋听说,还有一位叫韩学金的老人,与我们取得了联系,便一定要一起去看看这位当年的老同事。虽然几十年没有见面,大家也都变老了,但只要一见面,老哥俩还是很快认出了对方。

一进门,韩学金的老伴就带我们看他们的全家福,如今这一大家子已经有20口人。1966年,韩学金独自一人去济宁建厂时,家里的5个儿子还有一对老人,全都交给了媳妇朱春华。提起那段岁月,久别重逢老哥俩虽然觉得当时很辛苦,但一生中能有那么一段奋斗的年月,也让他们感到很值得珍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