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李权庄埠西村的赵同英在两年前患上乳腺癌,最近,她的病情加重,已经到了很难下床的程度。这时候,儿女应该陪伴在大妈身边,尽到应有的孝道,可是事与愿违,大妈的病床边只有老伴,儿子的家就和大妈家一墙之隔,可为什么连见上一面都难呢?
这些日子,57岁的赵同英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就连多说句话都喘得厉害。虽然,身体的疼痛每天在折磨着她,可真正让老人心里难受的,却是另外一桩事。儿子叫修宗利,和父母同住在莱西李权庄埠西村,两家仅有一墙之隔。然而这堵墙,却似乎比任何距离都要遥远,自从2009年母亲赵同英做完手术后,儿子上门的次数就越来越少。眼下,正是农忙季节。家里的花生要人料理,床上的病人离不开人照顾,这些日子,其他几个孩子都轮流过来帮忙,可唯独这个儿子,却连人影都见不到。
赵同英生有三个孩子,一儿两女,亲戚们说,打小,赵同英就对这个儿子特别疼爱,真没想到,时至今日,恰恰是这个一墙之隔的儿子,和父母形同陌路。到底是什么矛盾,让儿子到了母亲病重都不上门的程度?父亲说,这一切,都要从儿子结婚时说起。2002年,儿子结婚,父亲修积龙在老屋前又盖了一处新房,谁想到,就是这栋新房,点燃了父子矛盾的导火索。虽说不情不愿,但儿子执意要住,老两口只能窝在老房里。从那以后,父子间的关系就逐渐变得微妙,2008年的一件事,彻底让两人闹翻了。这件事看起来并不大,可动静不小,老人步行十几里走到镇里,要求说说这个理。最后,事情不了了之,可父子俩却成了不折不扣的陌生人。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到2009年,母亲赵同英查出了乳腺癌,要到青岛做手术。父亲修积龙找到村委给儿子捎话,要儿子尽尽义务,这一次儿子的做法,再一次让他失望了。
母亲的手术,儿子虽然是去了,可所有人的心里都是疙疙瘩瘩的。赵同英的病,总共欠下四万块的外债,父亲希望,儿子能和自己平摊这部分费用,而这时,一家人似乎已经找不到沟通的方法了。今年夏天,赵同英的病情忽然恶化,最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那个几年不登门的儿子。可即使托人去叫,儿子依然不上门。按理说,无论有多大的矛盾,到这个时候,也应该放下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结,能高过了人伦和亲情,让儿子如此坚持呢?儿子能回到母亲的病床前么?
寒心如苦的养育,都忘了吗?就算有什么深仇大恨,在这个时候也该停止了吧,那么之间到底因为什么,儿子又是怎么说的。。。